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平山堂上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平山  苏轼  王安石  扬州  宋代  东坡词  醉翁亭记  曾巩  叶梦得 
描述:抖落深冬的一肩楚云,初春的半身湘雨,正是好风好日的阳春三月,我和居住在南京的友人黄世玮君一道下扬州。车到天下三分明月夜的扬州,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扬州,我就恍兮惚兮一脚跨进了唐朝,而人到扬州城外的平山堂呢?那就确确实实呼吸在宋代欧阳修词的遣韵和苏东坡词
熙宁变法
作者:屈超耘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司马光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宋神宗  御史中丞  保守派  欧阳修 
描述:熙宁变法
读词续
作者:马兴荣  来源:楚雄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集句词  王安石  朱孝臧  《词话丛编》  李清照  雅正之音  张孝祥  杜牧  词谱 
描述:读词续
探梅
作者:陈关仁  来源:长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大学  梅花  赏梅  文学研究会  苏州市  普通百姓  健康状况  王安石  陈与义  宋代诗人 
描述:梅花,历来为国人所喜爱。因为她那瘦影清癯、暗香远送、洁身自好、孤高傲雪的性格,很像古之隐逸之士,故历来很得文士、画家的青睐,颂之、画之,多有名章传世。广大普通百姓,亦为至爱。每至早春,凡有梅花处,相约探梅、赏梅成一乐事,千百年来盛而不衰。 赏梅胜地,在江南有苏州市太湖滨的
钟山寺
作者:阿莹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寺院  石窟  延河  释迦牟尼  王安石  古代雕塑  安定  宝塔  大殿 
描述: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而我所要描述的这座石钟山,则是另一地景致了。这座石钟山坐落在子长县安定乡的秀延河边上,几栋青砖砌成的寺院飘荡着久远的香雾,一座挺拔的七层青塔屹立在起伏的山脊
东京与两川:王安石、黄庭坚杜的两种视角
作者:廖美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宋人学杜  宋人学杜  东京  东京  两川  两川 
描述:;而黄庭坚参与纂修《神宗实録》,以"史笔"裁断王安石的"相业",因而贬官入蜀,更以超越现实的历史高度,着意於杜甫两川诗的保存与推广。由此展现王安石与黄庭坚杜的两种
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儒道互补人格: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分析
作者:涂阳军 郭永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儒道互补人格  比较心理传记 
描述: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征。
“道通为一”与庄的“新意” 王雱与荆公新学的庄思想特色
作者:尚杜元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道通为一”  思想特色  新意  王雱  王安石  庄子 
描述:在北宋庄的视野中,荆公新学的庄子注及庄子义解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文献,其中保存最完整、在庄史上最受称道的就是王安石之子王雾(字元泽)所作的《南华真经新传》,
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作者:马振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哲学思想  王安石 
描述: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