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教育思想简说
-
作者:王树芬 林树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简说 临川 教育思想 文集 教育方法 新政 启发方法 教师 上智
-
描述:王安石是我国北宋一位富有爱国热情的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一位很有卓见的教育改革者。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很多改革的主张,四十九岁入参大政,做了宰相近十年,实行了他所主张的“变法”新政。他把教育作为推行新政的一种手段,为推行新政服务。王安石虽然不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但他从政治改革需要出发,对教育的目的和作
-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
作者:邓红霞 来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习方法 教师 初中学生 提出问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 王安石变法 自学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 辛亥革命
-
描述: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所以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最终都是为了学。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历史,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学历史,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点·引·讲·看·结——小学历史科课堂教学法初探
-
作者:娄赫民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 课堂教学法 教师 学生 课堂教学质量 讲解 教材内容 历史内容 王安石变法 启发式
-
描述:小学历史科课堂教学应力避照本宣科式、“填鸭式”的讲解。因为这种教法,教师口枯舌干,学生听之昏昏,收效甚微。若在讲课中根据教材内容有机地采用“点、引、讲、看、结”五种讲课形式,则教师讲授得法,学生学得
-
早慧
-
作者:于漪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青年学生 神童 孔融 初中语文课本 教师 成就 永生 天才 夏完淳
-
描述:初中语文课本选了王安石的《伤仲永》,青年学生读了有好处,教师教了也很受教益。文中写了一个天赋颖异的神童方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
语文课“精讲多练”之我见
-
作者:杨俊贤 来源: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讲多练 语文课 课堂语言 教学目的 教学实践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师 课文内容 王安石
-
描述:语文课“精讲多练”之我见
-
谈中学历史课教学的板书设计艺术
-
作者:宋昌盛 来源:山东教育科研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书设计艺术 中学历史课 课堂教学内容 王安石变法 教师 教学过程 课文内容 书法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教学功能
-
描述:谈中学历史课教学的板书设计艺术
-
播向学生应是爱
-
作者:李津生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学校教育 武汉 差等生 教师 衡南县 基础教育 学生 教育思想 教育观
-
描述:去年十月十八日《光明日报》首版登出了两则报道,一则是“武汉粮道街中学将大批差等生转变为合格生”,一则是“衡南县五中将大批差等生推出校门”。两则报道是两篇活生生的教材,它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我们引出了一个共同的答案:爱是教育的基础,育人的前提。
-
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
作者:韦健宁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语言 《孙子兵法》 教学效果 教师 王安石 教学内容 历史事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 关汉卿
-
描述: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
尊重应是相互的
-
作者:顾丽娅 来源:幼儿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鞋带 相互尊重 礼貌 教师 走时 教育者 同事 公平 讲述
-
描述:,从这个小朋友的话里,教师是否该想到点什么呢?倘若是老师帮小朋友做了一件事,如帮小朋友系鞋带,他若不声不响就走,老师定会把他喊回来:老师为你系鞋带,你该怎样?末了还不忘提醒一句:要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
寓美育于古诗教学中
-
作者:金彦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教学 美育 意境美 教师 王安石 引导学生 自然美 《望庐山瀑布》 《枫桥夜泊》 《题西林壁》
-
描述:寓美育于古诗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