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7)
报纸(167)
学位论文(7)
图书(2)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6)
地方文献 (30)
地方风物 (9)
红色文化 (9)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65)
2011(32)
2008(23)
2007(17)
2005(13)
2003(14)
1996(5)
1994(5)
1991(3)
1985(4)
按来源分组
社会科学辑刊(2)
语文学习(1)
党风与廉政(1)
上海文学(1)
戏剧之家(1)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1)
重庆时报(1)
风采(1)
政大中文学报(1)
政大中文學報(1)
动机与选择 《紫钗记》排演读
作者:郭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排演  上海昆剧团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梦”  艺术家 
描述:排演《紫钗记》的初衷,源于做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构想,这也是上海昆剧团一个多年的梦。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上昆,如今如何再度通过动作予以印
“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
作者:张桂光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承盘  鸡彝  甲骨文字  字条  异物  周礼  古文  多相  集释  形象 
描述:之别,后世多相混,进而凡亦舟矣。”(见《甲骨文字集释》卷八“盘”字条下和卷十三“凡”字条下)。李先生指出“舟”为字误,这是正确的,但认“舟”为“凡”,则似欠审慎。
宋代老子學“以佛《老》”析論
作者:江淑君  来源:中國學術年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老子學  以佛  蘇轍  王雱  葛長庚 
描述:宋人注《老》中,「以佛《老》」的義理趨向,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是直接以摘句的方式,徵引佛典文獻詮《老子》。被援用的佛典,諸如《首楞嚴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祖壇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神  戏曲    清源师 
描述:顯祖說「情」是藝術行為的原動力,戲曲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情」的產物,所以才有神奇的創造功能和感人力量。戲曲一道能開啟人情之大竇,所以能使人快樂地接受教化。湯顯祖考察了戲神清源和田竇將軍的來歷,考察了明代戲曲聲腔演變的史實,闡述了戲曲藝人修養之道。本文力求對以上各方面作出較為切實的解析。
数学题不应是公式、规则的演绎游戏
作者:张饴慈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题  数学竞赛题  公式  游戏  演绎  数学教学  高考题  高中 
描述:高考题和数学竞赛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引领的作用.这些题目的好坏影响很大.构建一道好的题目也十分不易.显然,绝大多数的高考题和竞赛题是不错的.有些题目还十分精彩.而且从近几年看,题目出的越来越好.但也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题目出的不好,对高中数学教学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适用法律的《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房地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品房买卖合同  合同纠纷  房地产法规  惩罚性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 
描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适用法律的《
科利登推出Sapphire-D10作为消费类芯片量产测试
作者:暂无 来源:电子元器件应用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以及消费类混合信号器件的低成本测试解决方案而设计。[第一段]
以儒庄: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阐释
作者:李波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儒  庄子  王安石  儒学化 
描述:从分析职业中学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入手,在生物学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培养学习兴趣、观察力、“质疑问难”的思维习惯和培养类比推理能力为切入点,以学生自主讨论、自主设计实验、自主上网学习为方法,培养职业中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意义和效果作了说明和论述。
《牡丹亭》中陈最良用“诗”例
作者:李春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诗经》  《诗经》  陈最良  陈最良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塾师陈最良以诗教为女教,又用《毛诗》医病。他随心所欲地《诗》,既是他迂腐性格的反映,也是明代诗教情理之争的反映,同时寄托了汤显祖的人文诗教情怀。
刘绍棠抗日小说《狼烟》试
作者:辛中正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菖蒲  小说    国民党  日军  颐和园  学校  抗战时期  学生 
描述:《狼烟》是刘绍棠的一本以学校、学生参加抗战为题材的小说。小说以他所熟悉的廊坊萍水县城里各种各样的人面对日军到来之前的心态形成的阵营为正反角色,就像刘绍棠所熟知的颐和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样,给读者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内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