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单元教学系列辅导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单元教学  林觉民  新格律诗  论证方法  环境描写  驳论文  语言特色  反驳方式  王安石  《“友邦惊诧”论》 
描述:单元教学系列辅导初二册第七单元[教学提要]一、比较记叙文与议论文的不同的体裁特征,了解其运用的主要表这方式。二、理解同一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是怎样具体运用的。三、分析记叙文中适当穿插议论
《别董大》教学设想
作者:范暹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适  教学设想  王安石  老师  同学  小组讨论  激趣  板书  陆龟蒙  范读 
描述:一、激趣引题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谜语故事:传说古时候,一场大雨阻隔了四个路人。四人便躲在路边的一座破庙里避雨。雨停后,正待继续赶
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
作者:罗国干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传统美德教育  华民族  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  历史学科  范仲淹  李大钊  北京保卫战  王安石 
描述: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罗国干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让古诗教学扎实而灵动
作者:张敏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引导学生  诗歌  教师  情感  想象  语言文字  乡愁  老师  王安石 
描述: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在诗外徘徊。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顾宝年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育  传统文化  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  初中学生  语文教师  初中生  王安石  基础知识 
描述:文言文是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大多数初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开始。没有文言文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语文教育,所以,为了使初中生真正学好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给他们一把打开文言
《秋思》教学设计
作者:郁小风  来源:新课程研究(小学作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秋思》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故乡  王安石  明月  异乡 
描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白,故乡的人总是那样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出示
《元日》教学设计
作者:江雪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教学设计  宋代诗人  美好生活  王安石  作曲家  歌曲  宫调式 
描述:美好生活的憧憬。
《梅花》教学设计
作者:朱兰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教学设计  歌曲作品  宋代诗人  歌曲曲调  起承转合  王安石  作曲家 
描述:歌曲《梅花》是作曲家易凤林根据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同名诗作谱写的歌曲作品,A宫调式,一段结构。歌曲曲调婉转轻快,在起承转合中细腻深情地表现了梅花自然清新的美和凌寒独立的高贵品格。
《泊船瓜洲》教学
作者:陈步华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飞来峰  引导学生  泊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江南  设计意图  内心世界 
描述: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意在突破以一诗说一人的传统,在教学中,以《泊船瓜洲》为中心,整合《忆江南》《春日席上》《登飞来峰》等王安石的诗,让学生了解一个
语文教学中的“借物”
作者:周雪盈 陈克鹏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游褒禅山记》  教学过程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治学如登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外物的帮助,才能达到目的。经过几年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尝试一下“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