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1)
报纸(12)
学位论文(5)
图书(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7)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23)
2012(27)
2011(20)
2010(24)
2007(22)
2006(9)
1996(9)
1985(2)
1982(4)
1980(3)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5)
古典文学知识(3)
黄冈师专学报(2)
诗刊(1)
金秋(1)
青海教育(1)
小学生时空(汉)(1)
妙笔(作文)(1)
绥化学院学报(1)
江汉论坛(1)
美丽诗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风  解禁  诗词  行人  晏殊  徐行  珠玉词  李调元  蜡烛  写作者 
描述:美丽诗词
走进诗词
作者:刘德增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李清照  辛弃疾  美文  李白  感叹  历史  王安石  记载  欧阳修 
描述:诗,是唐朝的一株柳,在古风河畔中荡漾;诗,是宋时的一尾鱼,在清澈柔波中游弋;诗,是元朝的一首曲,在轻轻幽谷中飘荡;诗,是明时的一股风,在巍峨高山中悠扬;诗,是清朝的一幅画,在素描淡笔中勾勒……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唯有诗是万古不绝的河流,涓涓流淌,永不止息。"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人
诗意化的哲学隐喻——陆九渊诗词的哲学审美价值研究
作者:王新营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词  隐喻  意境美 
描述:陆九渊的主要哲学思想,包括其学术渊源、哲学本体、工夫修养、精神境界都蕴含在其为数不多的诗词中。可以说,陆九渊诗词以隐喻化的方式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丰富的哲学意蕴,并散发着浓郁的意境美感,从而具有哲学价值
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比较研究
作者:辛海苗 梁龙飞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词  语言运用  比较  原因 
描述:本文在修辞理论观照下,先理出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的具体表现,相同之处:如运用相同、相似的语句,频繁使用数词和"寿"字,设色异彩斑斓,巧妙化用典故;不同之处:如诗的语言对偶工整、贵气逼人,词的语言叠音
马增祥诗词
作者:马增祥  来源:五台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望江南  山海关  梨花  诗词  花树  续范亭  春风  采桑  梅花  黄鹤 
描述:马增祥诗词
诗词佳句三则
作者:张孟麟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江南  荷叶  诗词  朦胧美  王安石  田野  对仗  大自然界  薄雾 
描述: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宋·张元千《浣溪沙》这联对仗工整的丽句细腻地描绘了江南某地夜晚美丽的湖光山色:薄雾中的杨柳突然变暗,这是由于一片乌云遮盖了明月所产生的变化;荷叶上的露珠在月
诗词语言艺术例论
作者:吴孟复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诗词  诗歌语言  杜甫  我国古代  近体诗  王安石  汉语词汇  语言风格  苏轼 
描述:何文字、语言所不能比拟的。这是对仗、韵律的基础,也是词、句、篇章千变万化的由来,而我们先民早就总结出来的赋、比、兴等手法又大大提高诗歌的表现力量。所以,
历代花炮诗词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花炮科技与市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爆竹  黄金  作品  王安石  辛弃疾  光照  杨广  法轮  张说 
描述:~~
诗词改字
作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正用  诗词  钟山  用字  春风  大夫  王安石  月事  初日 
描述: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
赵国杰诗词二首
作者:赵国杰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赵国  学步桥  美丑  心病  穷国  七绝  邯郸  王烈  咸阳 
描述:赵国杰诗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