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飞来峰
-
作者:王安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涂登峰余慧仙周庆华陈静刘晓萍李湘云舒畅林培王纠罹焓魑奶镅
-
作者:涂登峰 余慧仙 周庆华 陈静 刘晓萍 李湘云 舒畅 林培珺 李晶 徐树文 田学亮 王家宝 张凤玉 张吉柱 翟秀芝 赵红 何忠霞 张雅媛 刘琼 李宝君 吴斌 解克平 郭玉花 尉晓亮 费殿云 蒋麒麟 邓余 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涂登峰余慧仙周庆华陈静刘晓萍李湘云舒畅林培王纠罹焓魑奶镅
-
广州目标应是新加坡首尔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认为,广州应向
-
作者:刘其劲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广州目标应是新加坡首尔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认为,广州应向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介绍: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学一学
飞来峰: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读一读
我登上飞来峰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
赏王安石《登飞来峰》
-
作者:程伯安 来源:人民铁道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赏王安石《登飞来峰》
-
“登轼而望”解
-
作者:刘乃叔 来源: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本 《古代汉语》 《周礼 教育学院 人民教育出版社 春秋左传 度量单位 中国古代 《曹刿论战》 中学语文
-
描述: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至于“登轼”该如何讲,并未交待。而这恰恰正是能否准确把握本句,进而正确疏通全文意义的关键。上海教育学院编《中国古代
-
《登飞来峰》及《元日》赏析
-
作者:申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要地位 北宋 飞来峰 咏物诗 王安石 封建政治 内心世界 赏析 境界 寄托
-
描述:诗人本来就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假物寄意,借景托情,看来在写景咏物,其实却另有寄托。对前一类诗,我们应当从所写景物内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对后
-
登龟山电视塔有感
-
作者:边恭甫 来源:财会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塔 龟山 三楚 黄鹤 云海
-
描述:~~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作者:庞坚 毛鸿雁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飞来峰 鸡鸣 云遮 意识流 赏析 临川 意象 泰山 陆贾
-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登轼而望之”新证
-
作者:宋东来 来源: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轼而望之 车前横木 考工记 动宾关系 《古代汉语》 《左传》 《周礼 木工尺 连动关系 《中华大字典》
-
描述:,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在“登”后专门加了标点.哪一种更符合情理呢?我认为“登轼”解作动宾关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更准确.首先,从古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