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29)
报纸(341)
图书(66)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4)
地方文献 (323)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182)
2012(98)
2011(124)
2010(116)
2008(95)
2006(38)
2002(33)
1989(15)
1981(13)
194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0)
戏曲研究(8)
戏曲艺术(7)
扬子晚报(2)
中国艺术报(1)
学术问题研究(1)
集萃(1)
文澜学报(1)
十月(1)
连环画报(1)
借言题曲论还魂
作者:洛地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死而复生  吴炳  柳梦梅  传奇  二十世纪  戏剧冲突  故事 
描述:《题曲》,是明末剧作家吴炳所著的《疗妒羹》传奇中的一折,也是《疗妒羹》中最出名的一折,也可以说是吴炳的全部剧作《粲花别墅五种》——《绿牡丹》、《情邮》、《疗妒羹》、《西园》、《画中人》五个传奇
牡丹还魂--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文艺复兴”
作者:李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汤显祖  文艺复兴  艺术家  牡丹亭  历史记忆  白先勇  文化使命  场景处理  综合艺术 
描述:与美的感动,拨动了国人沉睡于历史记忆中的诗心诗眼。
临川风韵:评黄文锡的《还魂后记》
作者:苏国荣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汤显祖  《牡丹亭》  柳梦梅  性格发展  临川  舞台优势  人文意识  原作精神 
描述:当代的剧作家有两种类型,一种以新创剧目见长,一种以改编剧目闻世。这两类剧作家和剧目,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戏曲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现在的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这种价值取向,并不符合戏剧的创作特点和历史发展。先不说很多世界名著,如希腊悲剧主要根...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蒋星煜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还魂  还魂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描述:出,“历千古不朽”之因就在这两出。换言之,全剧“慕色”写得婉约秀美,而“还魂”则相形见绌了。而于演之场上时,则既要考虑全剧是否全系精华,也要考虑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一味求全,不足取也。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蒋星煜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还魂  还魂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描述:《惊梦》《寻梦》三出,如果把《游园》《惊梦》作为一出,“历千古不朽”之因就在这两出。换言之,全剧“幕色”写得婉约秀美,而“还魂”则相形见绌了。而于演之场上时,则既要考虑全剧是否全系精华,也要考虑当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章芳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话本小说  传奇  柳梦梅  人物形象  寻梦  叙事方式  叙事者 
描述:《牡丹亭》(以下简称《牡》)传奇取材于明代何大伦辑《重刻增补燕居笔记》(万历以后编刊)卷九所收的《杜丽娘慕色还魂》(以下简称《杜》)话本。小说写南宋光宗时南雄太守杜宝之女丽娘,在一次游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  汤显祖  游园  惊梦 
描述:“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总领风骚四百年,还魂一记至今鲜——谈谈《牡丹亭》在国内的影响
作者:罗传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领风骚  杜丽娘  临川  冯小青  娄江  剧坛  戏剧史  剧作家 
描述:汤显祖的光辉剧作《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爱情悲喜剧。当《牡丹亭》一问世,就以席卷天下之雄风,驰骋剧坛,光芒四射,把明代戏曲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谈谈《牡丹亭》的影响,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在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一曲生命美学的颂歌——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和传奇《牡丹亭
作者:张静秋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悲剧观  悲剧观  情至说  情至说 
描述:从背景环境、人物形象、语言色彩几方面入手,将《牡丹亭》与其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进行溯本探源的比较后,不难发现《牡丹亭》在文学创作上超越《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原因,尤其《牡丹亭》体现出汤显祖“不自由
两曾为情还魂的旷世杰作-汤显祖《牡丹亭》与格鲁克《奥菲欧与
作者:池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格鲁克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戏曲  歌剧  文学  音乐  比较研究  主题思想  情节 
描述:尤丽狄茜》作一番比较研究,从作品产生的时代及主题思想,戏剧情节,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点,藉此为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