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
报纸(1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2(3)
2010(2)
2007(2)
2003(1)
2001(2)
1995(2)
1990(1)
1983(1)
1982(1)
按来源分组
新华每日电讯(1)
现代法学杂志(1)
法制日报(1)
中国消费者报(1)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
西安晚报(1)
天津律师(1)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
语文建设(1)
正确的镜片摘戴程序应是怎样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隐形眼镜  配戴  摘戴程序  护理 
描述:正确的镜片摘戴程序应是怎样的?
程序正义应是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的目标
作者:张敬博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序正义  案件管理  目标构建  管理理念 
描述:度的运行目标进行新的诠释。因此,将案件管理制度的功能设定为对管理理念更新和程序正义价值实现的多元化目标更为合适。
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应是职工与企业
作者:暂无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人事  婚后  工种  女工  当事人  女职工劳动保护  铅毒  仲裁  诉讼 
描述:编辑同志:我厂有一从事含有铅毒工种的女工,由于婚后待孕,她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向厂里提出申请,要求调换工种,但劳动人事科不管。如果她不服该厂上级主管单位或劳动部门的仲裁,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中谁是本案的被告,
“狱”最初是指什么?监狱在古代有哪些名称?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监狱  名称  古代  罪名  商朝  诉讼  出现在  周礼  司寇  圜土 
描述:"有时也用以表示诉讼,称狱是相告以罪名
诉讼应是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
作者:许文燕  来源:江苏经济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通知义务  债权转让  诉讼请求  合同法  债务人  人民币  债权人  立法本意  未通知  毛纱 
描述:诉讼应是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
从西周诉讼制度论中国古代刑、民诉之区分
作者:刘晓英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诉讼制度  中国古代  民诉  《周礼》  刑诉  当事人  民事案件  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  诉讼案件 
描述:文章认为,我国西周虽然刑诉胜于民诉,但并非民、别不分。其实,在西周已分设了不同的执掌刑、民案件的司法官吏,分别以"德"或"威"为其理论出发点,按照不同的诉讼程序,办理各种不同的刑、民诉讼案件。
对预审应是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的探讨
作者:冯传航  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诉讼阶段  预审工作  刑事诉讼法学  相对独立  被告人  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程序  人民检察院  理论与实践  刑事案件 
描述:起公诉,审判和执行五个独立的诉讼阶段。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依据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典的编章结构来划
黄松有:人民法院要探索建立 对人民调解协议的确认程序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司法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调解协议  人民调解协议  确认程序  确认程序  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效力  强制执行效力  合同性质  合同性质  法律框架  法律框架  裁判文书  裁判文书  调解书  调解书 
描述:要探索建立对人民调解协议的确认程序。人民调解协议在性质上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人民法院可以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探索确认程序,以调解书或裁判文书的形式赋予人民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效力。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开拓与创新——评《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
作者:陈卫东 梁欣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刑事审判前程程序研究》  书评  吴宏耀  法学研究  中国 
描述: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开拓与创新——评《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解读和谐主义诉讼模式
作者:暂无 来源:法治快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事诉讼应当是和谐的、有利于纠纷及时了结的诉讼,不应当是相互顶牛的、没完没了的诉讼。 ●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根本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在法律程序上解决纠纷,而是让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从产生它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