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语文课“精多练”之我见
作者:杨俊贤  来源: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练  语文课  课堂语言  教学目的  教学实践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师  课文内容  王安石 
描述:语文课“精多练”之我见
应是教学的基本功
作者:刘敬敏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学生  教学目标  李清照  教师  课外阅读  声声慢  语文课堂教学  示范课  多元阐释 
描述:近日笔者听了一堂示范课,讲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画面迭出,字幕闪烁,歌声飞扬,节奏飞快,令人眼花缭乱。
《石钟山记》精导读
作者:曹文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旅游事业  苏轼  顾炎武  王安石  年长者  命名  治学  实地考察  湖口 
描述:(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诚信,做高尚的人
作者:左小鸥  来源:新少年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讲故事  思想品德课  诚实守信  班主任  晏殊  晚会  生活中  考试  教育  作业 
描述: 那天上思想品德课,老帅说:“我给大家讲故事吧……”一听这话,同学们都精神起来。我也爱听故事,当然集中了精神,准备听老师一段精彩的故事。可是,老师的铺垫太多了。她先说从古至今,为人诚实的人,都受
第二十九 民俗(五)
作者:李霞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农历  习俗  别称  礼制 
描述: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在《周礼》一书中已有提及。后来文人学者、贵族也私下效仿,对月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流传至民间,渐渐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发展至唐代,因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最终成为固定的节日。到宋时,中秋节已十分盛行。在北宋京师,到了中秋之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更衣焚香拜月,述说心愿祈求月神的保佑。南宋时,人们互相赠送月饼,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会舞草龙、砌宝塔等。到了明清,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了重要的节日之一。烧斗香、树中秋、点宝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将节日点缀得丰富多彩。 关于中秋,还有很多传说,如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无盐拜月等,这些美好的传说流传很广,为节日增添了无限浪漫的色彩。今天,人们仍愿意设宴赏月,合家团圆。
第二十二 宽容、豁达和坚守
作者:黄玉峰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宽容  人之道  观音菩萨  报复  观世音  寺庙  伤害  性格 
描述:害人者,自己遭毒毙。意思是,如果别人诅咒你,你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是诅咒你的人反而遭殃。苏东坡觉得,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于是他把后面两句改为"念彼观音力,两家都没事"。意思是,即使你害我,我也不报复,只希
张铭: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
作者:暂无 来源:南国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铭: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
论《警世言》里的王安石
作者:申屠平  来源: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警世言》  冯梦龙  相公  逸事  历史人物  思想倾向  苏学  通俗小说  细节描写 
描述:在我国历代小说中,对于同一人物作两种爱憎相反的刻划,并编入同一部集子里,是极其罕见的,而冯梦龙却在《警世言》里别出心裁地编写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王安石和一个万口唾骂的王安石。研究这一现象
文有灵犀“议”点
作者:武月娇  来源: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教学  王安石  议论文写作  论点  论据  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生  初中作文教学  针对性  格物致知 
描述:议论文,顾名思义,是要发表议论的。有了论点和论据,还得展开分析,深入议论。分析好,大有益。议论文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初学者写议论文,很容易犯
刘绍武评《伤寒论》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绍武评《伤寒论》 □ 马文辉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刘绍武(1907年~2004年),山西襄垣人,主任医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先生勇于实践,长于思考,敢破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