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戏曲导演
-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导演 演员 艺术手段 节奏 汤显祖 艺术创作 动作 中国戏曲 参军戏
-
描述:导演职能的发展导演,这个名词,或者说这个工作,在中国戏曲中间出现,据我所知,在解放以前并不普遍,也许在上海偶然有个别的戏是有导演的,北京还没有听说过。研究一下中国戏曲史,虽然没有“导演”这个名词,但是导演这个职能也是有个发展过程
-
磁县讶鼓
-
作者:张浩玲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磁县 打击乐演奏 民间乐队 乐器 节奏 王安石 民间舞蹈 宋神宗 河北省 士气
-
描述: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为反对西夏贵族的侵扰,王安石派王韶率兵挺进河湟,王韶于讲武之暇,教军士习讶鼓,在与敌人对阵时,以讶鼓鼓舞士气。1974年在磁县发掘的东魏、北齐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击鼓俑,它们的系鼓方法、击奏形态和鼓的形制,与今天磁县流行的讶鼓极为相似。磁县东魏、北齐墓葬中出土的击鼓俑皆为男性,
-
“拂乱”应是两个词语
-
作者:祝嘉鹏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二章》 课文注释 “行” 词语 意思独立 节奏 初中语文 形容词 整体风格 现行教材
-
描述:“拂乱”应是两个词语
-
曲剧新苑的拓荒者--魏喜奎
-
作者:张慧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剧 新剧种 曲艺 沈凤喜 唱腔 手法 拓荒者 戏曲观众 戏曲舞台 节奏
-
描述:也可以说她的老师韩德福一起,在唐山大鼓与乐亭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辽宁大鼓的四分之二节拍以及奉调大鼓的大甩腔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奉调大鼓。这种新腔新调使魏喜奎赢得更高声誉。建国之初,魏喜奎已是曲艺名家,但她仍不安于轻车
-
五、七言律诗的风格与平仄之关系
-
作者:叶桂桐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律诗 五言律诗 风格 七律 五律 拗救 胡应麟 节奏 杜甫 组织方式
-
描述:例:
-
语感效应是汉语言的能力训练
-
作者:邵长英 来源:新课程(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习者 记忆 汉语言 效应 神经元 语言信息 语言刺激 熟悉程度 节奏 映象
-
描述:语感是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反应,是语言训语的熟悉程度。语感产生的原理是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使学习者在特定的神经元之上留下"声音映象"。这种内在映象遇到外界语言刺激,使"听觉与概念相连结
-
紧锣密鼓≠紧张
-
作者:刘冬青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 紧张 使用频率 气氛 刘绍棠 舆论 戏曲 节奏 语素义 比喻
-
描述:"紧锣密鼓"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成语,其意义为:"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也指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刘绍棠
-
普通(形式)逻辑推理应是演绎的一统天下
-
作者:林邦瑾 王明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殊到特殊的推理。仅以演绎为例,典型的演绎是直言三段论,人们常用以为例的“凡人皆有死,张三是人,张三有死”就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而事实是一般与个别“合取”推个
-
中国茶:一种和谐的文明形式
-
作者:暂无 来源:茶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 茶文化 中国茶 茶叶 人类与自然 文明形式 陆羽 功能饮料 饮茶 汤显祖
-
描述:围说,茶产业是能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的产业。
-
建筑与城市建设
-
作者:鮑鼎 来源:科学大众(中学版)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城市 住宅 建筑与城市 黄鹤 团建 平面布局 西洋 白塔 形式 解放
-
描述:一我國城市現有建築情况的介紹 目前我國城市中的建築,可以分為两部分來介紹。一部分是解放前遺留下來的建築,另一部分是解放后新建的建築。解放前遺留下來的建築,由於舊中國社会的特點,在建築形式上又可分為舊式的,即一般所说“中国式”的,和西洋式的两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