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问的艺术
作者:林从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王安石  语言  故乡  王维  北山  子思  艺术  杂诗  应知 
描述:尚康强。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唐代的王维写过三首《杂诗》,其第二首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三首诗都是通过故乡来人问故乡的事,表达了思念和关切家乡的真挚感情。陶渊明独爱象征隐逸孤高的菊花,所以问“今生几丛
笔墨一二见精神:《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周洁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精神  形象  笔墨 
描述:《答司马谏议书》虽非常简短。却体现了王安石对于事业的坚持、坚守和坚定。千年之后再读这封信,依然能窥见王安石的精神。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
颂模范纪检干部王英的“红叶精神
作者:白战存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检干部  纪检干部  精神  精神  红叶  红叶  王英  王英  模范  模范  勤政  勤政  捐资  捐资 
描述:境界情怀堪慕君,荧屏热播感人深。兴廉勤政身垂范,治病除瘤责更殷。临险赈灾忘固疾,捐资济困献温馨。英年早逝何其恸,红叶精神广颂吟。
家,应是孩子精神的港湾:在一次家长会上的讲话
作者:邓赛红  来源: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长会  孩子  港湾  精神  教育  老师 
描述:各位家长,感谢你们的光临!我们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然而,怎样才能让孩子有出息呢?我想,除了老师的教育外,它与我们家长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国学精神浸润下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究
作者:郑晓峰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教学探究  精神  文言文  《周礼正义》  课堂  浸润  学术文化 
描述:学在官府之地。现在使用的这一概念,显然是一种借用。国学精神就是传统积淀下的民族智慧。
《明妃曲》艺术
作者:史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汉族主义  匈奴  王安石  王昭君  艺术  毛延寿  胡汉  作品  西京杂记  回顾 
描述:且在艺术上也不落前人窠臼,很可称道。《明妃曲》第一首,着力写明妃的哀怨,结构很别致,好象一出戏分若干场,诗的每一节都有各自的出场人物。“明妃初入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爱是艺术,更应是科学
作者:史凯  来源:前线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断代史  艺术  父母  科学  教师  逆反心理  家长  望子成龙  人生 
描述:反心理相当严重,真让人不知
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作者:杜广中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诗歌创作  曹操  钟嵘《诗品》  悲情  艺术  《宋书》  《魏书》  《诗薮》  胡应麟 
描述: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音乐艺术:人类精神的火花
作者:马东风  来源:安徽美术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世界  青年读物 
描述:音乐艺术:人类精神的火花
《诗经》赋、比、兴的艺术精神
作者:张庆利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艺术精神  李仲蒙  朱熹  诗集传  王应麟  重要方法  起情  艺术作用  形象思维 
描述:”(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可以说,赋、比、兴是诗人形象思维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使《诗经》不仅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