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3)
报纸(12)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
地方文献 (9)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
2013(5)
2012(7)
2011(11)
2010(3)
2008(8)
2004(2)
1998(3)
1996(5)
1962(1)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3)
哲学研究(2)
新读写(1)
孔子研究(1)
优品(1)
美术研究(1)
抚州师专学报(1)
语文教学通讯(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1)
法制与社会(1)
曾巩文学创作观念初探
作者:朱东根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文学创作观  自然  繁简详略  文材 
描述:后天的学习培养。作家应当增加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同时悉心揣摩创作技巧。
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作者:吴兆军 杨国祥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老子  心学    自然 
描述:象山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自然”作为参照,二者的哲学本质、形态、属性、功能和旨趣都迥然有异,总体而言,象山心学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老子思想为道家
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陆九渊以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而被视为心学一派。事实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并非指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心中所思推知宇宙之理。据陆九渊年谱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思天地何所穷际不得,至于不食”;“后十余岁,因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元
沈括--法家、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作者:郭永芳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科学技术发展  自然科学  批林批孔运动  我国古代  王安石  法家  梦溪笔谈  农民起义  劳动人民 
描述:在我国历史上,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研究我国儒法斗争的历史时,评价儒法斗争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是我们的一个重
法家、自然科学家沈括
作者:柯济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沈括  农田水利  梦溪笔谈  资治通鉴  我国古代  法家  疏浚工程  两浙  淤田 
描述:。熙宁三年终丧回京,积极参加了变法运动。第二年迁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成为制订新法的参谋。此后五、六年间,他不但是新法的参与设计者,还是积极的执行者,一直到管理全国财政的职务。变法失败后,御史蔡确曾攻击沈括说:“朝廷新政规画,巨细括莫不预,其于役法,讲之固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变法期间他直接主管的工作,重要的有: (一) 熙宁五年,负责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的调查规划,有力地驳斥了旧党对水利法和淤田成就的攻击。五年后,沿汴淤田九千余顷,开封府界淤田八千七百余顷。他的测量成果,对后来清汴工程的设计和兴筑也起了重要作用。 (二) 察访两浙农田水利。两浙豪族地主以“兴役扰民”为借口,宣布停修两浙水利。
论汤显祖的自然人格
作者:孙爱玲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有情人  真情人  至情人 
描述:本文从文学家汤显祖“有情人”人格内涵“真情”、“至情”的研究中,剖析其自然人格,作为求真的表现,“有情人”是文学家对人自然属性的认定与张扬,是对传统人格片面发展的纠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使人成为人
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作者:乐爱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自然·生命·人生
作者:谢静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之源  人生  自然界  白浪  倦怠  谏逐客书  王安石  新陈代谢  遇到困难  太阳 
描述:如果你曾见过海,见过海的万丈狂澜,白浪滔天,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不息,永不倦怠;如果你曾看过山,看过山的峰壑争秀巍巍雄
从休谟、康德到罗素
作者:金岳霖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素哲学  康德  规律性  形式逻辑  必然性  演绎系统  数理逻辑  认识论  命题演算  周礼全 
描述:金岳霖先生生前未曾发表过的重要著作《罗素哲学》,经过整理,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八章,约20万字。本刊征得“金岳霖学术基金会”的同意,把该书第二章“从休谟、康德到罗素”(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以及周礼全同志的“序”、冯契同志的“跋”先行发表,以飨读者。
文海浮沉近一生
作者:毛志成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  初中生  学习成绩  必然性  原因  人为因素  小农意识  刘绍棠  语言  作家 
描述:一个人尤其是儿童、少年,与文学结缘总是有"偶然"原因的。有时,近于宿命,粗看上去很像是由瞬间之"因"演变出的"果"。但后来一想,那样的事又带有极强的必然性,人为因素占了一大半。例如:半个世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