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节训 卷一至卷三
作者:  姚培谦撰  来源:扫叶山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周礼节训 卷一至卷三
临川梦
作者:  蒋士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中国  清代 
描述:临川梦
汤显祖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初探
作者:李胜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晚明  中晚明  汤显祖  汤显祖  诗论  诗论  诗歌  诗歌         
描述:、句法和章法等方面,有意识的学习六朝诗歌,而且汲取了六朝诗歌的美学精神,在总体上呈现出“”的特色。
阴与胃阴小考
作者:葛建军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体系  阴虚  胃阴虚  胃阴学说  朱丹溪  吴澄  吴鞠通  胃阴不足  共同特点  小考 
描述: 阴学说,自金元朱丹溪提出:“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之论以来,下迄明清诸家名贤,代有阐发,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然清代叶桂提出“胃阴学说”以后,近世之人论治脾胃多从叶氏新说,而以胃
加减归汤治疗胃溃疡
作者:陈国华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加减  胃溃疡穿孔  妇人大全良方  黄连须  治疗  溃疡病  陈自明  加减归  济生方  中医诊断 
描述:汤一方,首见于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南宋·严用和的《济生方》一书也有归汤。本书组方合理,效力颇佳,为临床的常用方剂。笔者多年来用本方加减,治疗溃疡病20余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就择要
吴澄理阴小议
作者:王士荣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阴虚  脾胃内伤学说  脾胃学说  吴澄  重大作用  内伤脾胃  补气  虚劳    阳虚 
描述:藏营。”揣之阴,当属中焦水谷之“营”及人体所籍以消化水谷精微之津液。后世谈与厥漏阴之重大作用。东恒“为死阴”之说独重阳用事,适
吴澄理阴法初探
作者:董胡兴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阴正方  清代医家  虚劳  外感  吴澄  用药规律  泄泻  血肉有情之品  紫河车  脾胃 
描述:吴澄,字鉴泉,号师朗。安徽歙县人,清代医家。幼颖悟而嗜读《易经》,并随其父客于江浙间。因求功名未中,遂精研《内》、《难》,著《新方论注》四卷,《注新方汤头歌括》一册,以传于世。吴氏以济世之心,自叹“外感类内伤,
汤异病同治略论
作者:徐凤春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异病同治  不统血  临床应用  危亦林  中医辨证  当归  酸枣仁  治疗  远志 
描述:汤,史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健忘怔忡。后经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本方有所发挥,又增补了不统血之功效。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当归、远志
《朱事迹编年》补遗
作者:王旭光  来源:文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年  修订增补  吴澄  刊误  脉诀  刘尚  集解  黄山  校注  元朝 
描述: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年)秋,年届67岁的朱终于见到原书,便立即加以节抄并在吴澄序下题辞:"愚久见
明清四大名医调治阴虚证方药研究
作者:黄金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缪希雍  胡慎柔  吴澄  唐容川  阴虚证  方药  明清时期 
描述:明清四大名医调治阴虚证方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