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人才思想的历史地位
作者:刘崇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司马光  历史地位  人才观  贤才  北宋  人才问题  经义  孟子 
描述: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王安石人才观的形成、要点和与司马光人才观的比较,略作评述,以求指教。
北宋对古代文献注释的变革
作者:崔文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刘敞  古代文献  解释  周礼  小传  经义  读书志  论语  注释 
描述: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沉闷局面。(引文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七经小传》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尚书》和《毛诗》;中卷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公羊传》;下卷则是《论语》。从形式上看,《七经小
略论宋代的明经科
作者:何忠礼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经  进士科  诗赋  诸科  宋代  经义  经术  王安石  改革科举制度  北宋 
描述:约自西汉武帝始。在两汉历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的七百余年间,明经一直与秀孝齐名,是重要的荐举名目,得举者甚众,成为士人跻身仕途的主要途径之一。
八股文起源与《论学绳尺》
作者:黄振萍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起源  科举考试  源流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王安石  《礼记》  经义  《论语》  中国文学 
描述:八股文起源与《论学绳尺》
径义诗赋随时更革:宋朝科举制度建设之三
作者:徐梓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赋取士  制度建设  科举考试  进士科  经义  明经  科举改革  宋朝  考试科目  王安石 
描述: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不仅建立了怎么考的制度,健全了考试规程,对后来的科举考试,具有示以准绳、框其趋向的作用:而且对考什么,究竟是重经义还是重诗赋,也做了积极的探索.
王安石《诗》说抬遗
作者:邹然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  诗序  政治改革思想  新义  诗歌  经义  荆公新学  社会变革  解说 
描述: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天下号曰‘新义’。此项工作是在诸多学者共同努力下完成的,王安石既是撰写者又是负责人,
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
作者:朱瑞熙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王安石  经义  散文体  贡举制  破题  近体诗  历史研究  新文体  明清时期 
描述:种特定的时文文体。时文的文体,宋初使用弹骈文,仁宗嘉祐前流行险怪奇僻之体,从嘉祐开始推广古散文体。南宋前、中期,学者讲求文章的章法、句法等,评点之学兴起,散文写作技巧日趋严密,终于形成了一种近似明清时期八股文的新文体——十段文。一、北宋的时文八股文是糅合散文的章法,骈文的排偶和近体诗的格律而构成的"三合一"新文
“黄鹤出逃”营销
作者:暂无 来源:德清新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吴志豪 日前,千秋广场东北侧停了一辆面包车,待到夜幕降临,车门打开,商贩拉出一批皮包、皮带、皮夹子。 昏暗的灯光下,支起一张广告,地上还放了一只音响。随着散步的路人渐多,营销开始了—— 开场白是讲简单的故事,当然全由喇叭代劳: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乘飞机跑了
讨论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彭永军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  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  师生关系  讨论法  陆九渊  学生差异  教师  百家争鸣 
描述:我国古代教育家陆九渊指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在今天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平等,教学民主,教师尊重学生差异,崇尚个性;而学生应该言论自由,百家争鸣,要达此目的,"讨论法"显然是个好办法。正如一位大师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
断块转动与书斜—叠瓦构造
作者:李守中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叠瓦  构造成因  断层群  张性断裂    治安  周文  断裂面  断块活动  逆断层 
描述:在周治安同志“书斜构造的成因及其特征”一文中(见本刊1979年第4期,以下简称周文),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构造成因问题。过去人们往往把这种正断层群看作是张性断裂,而实际上它们是由于断块层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