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典瞬:謗滿天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在文化人中一直享有很高的美譽度,一是因為他詩文出眾,二是由於他變法改革的壯舉。可是王安石在民的名聲就完全不同,用謗滿天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馮夢龍的《三言》是典型的市井小說集
古典瞬?王安石的「三鹿」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龔敏迪 近千年以來,對於王安石變法的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王安石本人的評價也一直有爭議。當時保守派的代表司馬光說過「人言安石奸佞,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張安道則用孔子殺少正卯的理由「言偽而辨,行僻而堅」來說王安石「必亂天下」。王安石寫過一部《字說》,張文潛和張安道談到王安石「不曉事」的
對談王英偉:藝文政策面面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圖為王主席以藝發局主席身份出席活動的圖片/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2012國際文化領袖圓桌交流會 政府被批評缺乏持續文化政策,藝術家申請資助更是難於登天。你認為是被誤解還是確有改善? 王
奴娇(黄鹤褛)
作者:李向华  来源:鹤山乡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奴娇(黄鹤褛)
王安石隔劝解王昭君
作者:暂无 来源:淮海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宝 根 宋仁宗嘉祐三年,38岁的王安石写了两首诗,题目都叫《明妃曲》。显露了宰相之才的王安石,在诗里和古来王昭君故事的传诵者们别扭了一把。 王昭君的故事,观点有几种,比较多的或恨画师毛延寿的从中作梗、或叹王昭君的塞外生涯。而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其一)里,一下子把这两个常见的观点全给颠
一面倒看应是好消息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面倒看应是好消息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隔“牵手”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遂昌县  遂昌县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  江西南部  江西南部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  英国  英国  拉夫  拉夫 
描述:缠绵的昆曲唱腔。剧院里,舞台上的杜丽娘幽幽婉婉站定,一个"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就此开演。
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
作者:谭行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主阶级  仁政爱民  赤壁之战  王安石  北宋中期  儒家  四川  宋金  赤壁怀古  宋神宗 
描述:运动,思
奴娇·赤壁怀古》简析
作者:马孝义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轼  司马光  宋神宗  知识分子  文化教育  王安石  翰林学士  青少年  旧党 
描述:,因此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等处作地方官。后来又降职到黄州,闲住了多年。1086年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当权,起用他做翰林学士,这时又因不满司马光尽废新法,而遭到旧党排斥。1094年新党再度上台,对旧党进行报复、迫害,苏轼又被放到广东的边远地方,直到1100年才遇
苏轼《奴娇·赤壁怀古》探幽
作者:刘荆陵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人生如梦  王安石变法  儒家思想  怀古词  语文教学  黄州时期  “乌台诗案”  人物对比 
描述:这首词.苏轼为什么这样悲叹“千古风流人物”的一去不复返和颂扬这些人物?为什么这样赞美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