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5)
报纸(41)
图书(7)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2)
宗教集要 (52)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
2011(21)
2009(23)
2008(13)
2006(9)
2003(15)
1999(7)
1998(3)
1995(3)
194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佛教文化(4)
中国宗教(2)
齐鲁晚报(1)
今晚报(1)
青年时报(1)
民间文学(1)
泰州晚报(1)
世界宗教学刊(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宋官国史考
作者:葛兆光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史  起居注  正史  修史制度  宋会要辑稿  王安石  神宗  艺文志  史官   
描述:状》,则其家所上也。”但根据这四种史料修成的,还只是《实录》,而《国史》还要在《实录》的基础上,广采博收,严加考订,确定义例,更纪志。所以,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五《三史质疑》云:“天子动静
耿直清廉的曹
作者:史非王 闽鲁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御史台  兴化军  诗词名家  虚假的繁荣  亲疏贵贱  太极观  关注民生  削尖脑袋  地方人士  晏殊 
描述:耿直清廉的曹
王安石与佛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文明撰著的《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王安石的一生经历为主要线索,对其思想演变、宦海浮沉进行了勾划,突出了他对佛教从疑到信的转变及其自少年时代便与佛教结下的不解之缘。该书
王安石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族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庆历二年(1042年),21岁的王安石中进士,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领三司条例使,实行变法。由于旧党的反对,不法分子作乱,加上新法不够完善,自己又不能兼听,结果王安石变法失败,二次被罢相。熙宁九年(107
王安石与褒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山只因为有了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到此一游”,这名不见经传的一座小山于是便扬名天下。 褒山在含山县东北7.5公里处。史称,唐贞观年间,有高僧慧褒云游至此,曾于山下结庐,故而得山名。华阳
王安石晚年与佛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族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晚年与佛 □ 骆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被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然而,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年时却与
山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孙嵘 我作为读者,每每诵读《醉翁亭记》,熟知滁州的琅琊山;诵读《岳阳楼记》,联想到湖南的岳阳楼;诵读《滕王阁序》,神往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唯独在读到《游褒山记》,却不知褒
王安石词趣论
作者:王建根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词  禅趣  禅宗  王氏  自性  见山是山  禅理  见水是水  三宝  入世精神 
描述:顽强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在个人生活情趣
王安石诗研究
作者:朴永焕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思    禅理 
描述:灵祐禅师、黄檗希运禅师的思想给王安石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理论。王安石精通禅宗,晚年归于释氏,将所有的财产捐给佛寺,表现了他的旷达胸怀和对佛的感情。
论王安石的晚年
作者:霍松林 张小丽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理  禅味  禅趣 
描述:王安石晚年二次罢相、退隐钟山后,创作了大量诗。这些诗主要表现在以典入诗、以理入诗和以禅趣入诗三个方面。其中禅趣诗最能代表王安石诗的成就,具有取境小巧、造语精工,善用譬喻、问句及诗风清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