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
报纸(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
地方风物 (4)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
2011(10)
2000(1)
1997(1)
1996(2)
1995(2)
1990(1)
1988(1)
1987(2)
1979(1)
按来源分组
侨报(4)
考古学报(2)
其它(2)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文物(1)
清史研究(1)
處州晚报(1)
现代中医药(1)
陕西中医函授(1)
淮北晨报(1)
男性“月经”趣闻
作者:沈尔安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月经  周亮工  男子  循环周期  性功能障碍  月廓空  男性  生物钟理论  清代学者  月周期性 
描述:男子亦有之。凡人血气,随月盈亏,月廓空则人骨髓亦缩减……与海潮
中医对於結核病的一般認識及其处理方法
作者:方药中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文献  患者  徐春甫  虚劳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  全身症状  病理生理  现代医学  对症治疗  男子 
描述: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者亦为劳”“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衂,少腹满,此为劳
从古代记载的结婚年龄里看我国传统思想上是不主张早婚的
作者:耿鉴庭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男子  早婚  生育能力  女子  记载  传统思想  弱冠  结婚年龄  主张  周礼 
描述:强壮,所以称为“弱冠”。这可以拿内经上的记载来印证一下:在内经素问上面天真论上说“男子二八(按:即十六岁)肾
五马分尸的商鞅究竟“做错”了什么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弱肉强食  王安石  老百姓  皇帝  贵族  改革  人才  男子  观点 
描述:秦孝公为了在弱肉强食的现实面前争一席之地,重金网罗天下人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国的一个贵族,公孙鞅,又称卫鞅的壮年男子,便成了这重赏之下的勇
《周礼》与《礼记》谈男女婚姻
作者:周贻谋  来源:婚育与健康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婚姻法  周礼  男子  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  女子  十三年  出生年  开始行 
描述:,并书写出生年、月、日及其姓名,规定男子三十岁娶妻,女子二十岁出嫁。《礼记》也说: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意即男子要等到三十岁才能娶妻室,开始行男子之事,即开始过夫妻生活,生育儿女,担当起做父亲
心中人也应是“性中人”
作者:徐栋华  来源:人人健康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生活  性功能  性能力  身体健康  性器官  男子  择偶  婚姻  青年人  职业性格 
描述:花开并蒂,男女成双。婚姻是人生大事,择偶又是关键。没有成功的择偶,也就没有幸福的婚姻。择偶时要考虑什么?当然少不了人品、性格、容貌、才识、门第、财富等条件,但有些青年人在全面权衡,谨慎选择的时候,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性标准。
古人的名、字、号
作者:刘智玉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陶渊明  白居易  谥号  排行  男子  别号  孔子  颜回  意义联系 
描述:古人的名、字、号
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并释(兀刂)、剢二字
作者:赵佩馨  来源:考古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字  生殖器  吕刑  周礼  五刑  宫刑  断足  郭沫若  女子  男子 
描述:吕刑的大辟和周礼的杀,都是一件事。前者是断足之刑,后者就是死刑。在商代甲骨文中,可以找到这五种刑罚在当时实际上都已存在的证明。商代之有黥刑,郭沫若院长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一篇中已有论述。甲骨文中又有(自刂)字。自是鼻的象形初
我国从古至今的婚龄规定
作者:暂无 来源:工会博览(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婚年龄  法定婚龄  女子  法律规定  周礼  诸侯国  明确规定  早婚  男子  官府 
描述:自《周礼》形成以来,历代对结婚年龄或有明确规定,或由习惯制约。《周礼》规定,凡男女自成名以后,皆书年、月、日、名,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春秋时,国君十五而生子;诸侯国
汤显祖:亲民治县
作者:王树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宦海沉浮  遂昌县  亲民  江西南部  腐败  男子  春雨  知县  政令 
描述:公元1593年3月,春雨潇潇。通往浙江西南部的山路上,匆匆走来几名男子,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贬官两年后由于政令调整而调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经过十几年的宦海沉浮,汤显祖早已认清了官场的腐败,但这并没有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