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易简工夫”思想研究
-
作者:芦莎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易简工夫 支离 合一 分二 剥落
-
描述:,两家学派的争鸣贯穿着整个宋明时期的思想界。在南宋初期,朱熹宣扬“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主张多多读书,“泛观博览”,以为必须如此才能达到对“天理”的认识。他的理论比较曲折复杂,方法比较繁琐。陆九渊嫌朱熹
-
势不可使尽
-
作者:张怀武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中国青年 王安石 行草书 代表团 胡锦涛 京都 日本
-
描述: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四句俗谚本是《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中的篇头语。但是当我在日本京都今日庵见到用行草书就的这四句条幅时,不胜惊讶,印象极深。那是1985年
-
杂谈:教师应是"入师"与"经师"的合一
-
作者:林毓泉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杂谈:教师应是"入师"与"经师"的合一
-
儒道合一: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及其影响
-
作者:李波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王安石 王安石 儒道合一 儒道合一
-
描述:王安石学派是庄学史上特有的治《庄》群体。此派自觉地以王安石为宗,在王安石庄子学儒学化倾向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他们彻底消解了庄子与儒家的对立,合儒道两家为一。这种以儒解庄的方法,使后世对《庄子》阐释的儒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
陆九渊“心”范畴研究
-
作者:王斯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性 理
-
描述:释,“心”与“性”、“理”等概念的关联,对陆九渊心学思想作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对陆九渊心范畴的理论来源作了论述,说明陆九渊心范畴与南宋时期儒佛两家相关理论的关系
-
陆九渊道德思想的研究
-
作者:彭艳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道德 理
-
描述:道德原则、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陆九渊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和“人性本善”的善恶论做为道德依据,支撑着他“尊德性”为首的道德教化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的最终
-
陆九渊的“问题”及其意义
-
作者:王家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 理 本心 真理性理观念
-
描述:所真正关心的问题——真理性的理观念何以可能的。
-
紫柏大师与汤显祖
-
作者:戴继诚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柏 汤显祖 理 情
-
描述:紫柏大师是晚明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在弘法护教过程中,与戏剧大师汤显祖结下了深厚友情。他曾对汤显祖寄予厚望,规劝后者皈依佛门净土。汤显祖对紫柏的人格风范深为景仰,但浓厚的恋世情结决定了他无法苟同紫柏的有关教诲,一生胶葛于世缘尘网之中,惟“情”是重,终身不渝。
-
《周易》与象山心学
-
作者:范立舟 王华艳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陆九渊 理 心
-
描述:陆九渊“心即理”之思想主旨,凭依对《周易》义理的阐发而得以彰现,“易理”的普遍性、绝对性和终极地位是无可怀疑的。但此理并非一外在于人心的客体,而是与“心”通融为一的。修养之方法就在于洗涤心灵中虚浮
-
陆九渊的心学浅谈
-
作者:冯婕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心 理
-
描述: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对我们后人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他主要提倡的是孟子的"四端说",并以此发展成为了"心即理"的思想。认为"心"是万物的基础并且主载着万物的发展。断言说,心是唯一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