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慎面对海外抄底“危”和“机”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朱菲娜 有一个普遍的看法,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机遇,曾经壁垒森严的西方市场和价格不菲的海外企业,如今都面临重新洗牌,多个国家的企业或政府部门纷纷向中国企业伸出橄榄枝
-
■专家看法 海外基地应是长远目标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专家看法 海外基地应是长远目标
-
产业链海外延伸应是“走出去”战略的“重头戏”
-
作者:贺 轩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产业链海外延伸应是“走出去”战略的“重头戏”
-
《海外读画录》之二:狩猎图
-
作者:林树中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贝壳 读画 铜器纹饰 春秋战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 《战国策》 石窟壁画 审美观念 《诗经》 《周礼》
-
描述:约始于东周,传世极少,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的两贝壳画已成为希世珍品。流入美国的贝壳画所用蛤贝,据地质学研究产自中国东海岸,贝壳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发现于河南洛阳东南的古墓。 “狩猎”是传统绘画中喜爱的题材,奴隶主、封建贵族的狩猎活动屡见于《诗经》、《周礼》、《战国策》等记载,或说是备战的军事操练,或说是王室的一种娱乐运动,也和锻炼体格有关。从春秋战国的铜器纹饰,秦汉直到隋唐的墓室、石窟壁画中多有所表现。 这两幅绘于蛤贝壳内的彩绘,上幅画四马拉的车两辆,车上插有戟,显示了车主贵族或官僚的身份。车主头戴高冠,着长袍,束带,冠饰和春秋战国铜器纹饰人物甚为相似。二侍卫张弓,射向车前车后惊慌逃窜的飞禽、鹿虎等。左侧还画一大树。下幅画马车停伫,马匹仰首呼叱急喘,车主张弓续射,另一个挥手指向飞禽。车前二人似为侍从,正下...
-
由《论武王》看苏轼海外《志林》的诠释问题
-
作者:李贞慧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志林》 史论 《书传》 王安石
-
描述:的一项参考。
-
强大的祖国是华侨最有力的靠山 广州盛会欢迎归国侨胞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强大的祖国是华侨最有力的靠山 广州盛会欢迎归国侨胞 陈郁、廖承志勉励归侨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1960.03.02) 强大的祖国是华侨最有力的靠山
广州盛会欢迎归国侨胞
-
泰国华侨吴炳林:永不放弃的“浴火重生”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无论人生有多少打击和挫折,只要自己内心不放弃,一切就都会好起来。”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吴炳林1972年出生在“陶瓷之乡”广东省潮州市,由于父母都是陶瓷工人,他笑称“是泥土陪着自己长大的”。
听闻泰国对陶瓷的需求量很大,吴炳林的父母只身前往泰国发展生意,留下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吴炳林和弟弟在家乡
-
列宁三次接见旅俄华侨刘绍周
-
作者:黎抒屏 何薇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列宁 旅俄华侨 苏俄政府 旅俄华工 苏维埃政府 俄国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中国代表团 十月革命
-
描述:他5岁时,随父移居俄国。在那里,他完成了高中、大学的学业。1917年,俄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25岁的刘绍周亲眼目睹了这场伟大的革命,接受了斗
-
暨南大学黄松赞君向台山图书馆赠送华侨史料
-
作者:暂无 来源:居正月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暨南大学黄松赞君向台山图书馆赠送华侨史料
-
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 (荷兰)包
-
作者:聂德宁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外贸易史 巴达维亚 海外华商 荷兰东印度公司 明清时期 中国与东南亚 包乐史 贸易网络 华人 网络研究
-
描述: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 (荷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