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李觏的人格观
-
作者:陈大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格 培养 人格美
-
描述:传统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关注理想人格的塑造。李觏的人格观涉及理想人格的目标、演进、培养等问题。分析、探讨李觏的理想人格,对全面认识理解李觏的思想大有益处。
-
爱国应是建设跨世纪人才队伍的主旋律
-
作者:肖庆玉 来源:研究与发展管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跨世纪人才 选拨 培养
-
描述:爱国应是建设跨世纪人才队伍的主旋律
-
试论李觏的人格观
-
作者:陈大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 培养 人格美
-
描述:传统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 ,关注理想人格的塑造。李觏的人格观涉及理想人格的目标、演进、培养等问题。分析、探讨李觏的理想人格 ,对全面认识理解李觏的思想大有益处
-
高素质的教师应是什么样的
-
作者:伊永祥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高素质 培养
-
描述: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园丁"。
-
要注重研究徽州史
-
作者:祁超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汤显祖 安徽 江南 江西 宣和 文学家 新安 徽州商人 戏曲
-
描述:黟县和江西婺源等地。此后,升为江南东路。
-
应注重粤剧的形式美
-
作者:姚柱林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王国维 戏曲文学 粤剧 文学价值 元杂剧 美学特征 汤显祖 大众文化 文化定位
-
描述:的戏曲文学,其中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四大家的作品堪称是人类文化瑰宝。明、清时期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戏曲剧本其文学价值也是十分高的。怎么能说我国戏曲艺术是“形式”重于“内容”呢?我认为把这个问题放在戏曲艺术的文化定位上去看,就很容易得到解释。恐怕谁都不会否认戏曲是一门大众文化,它的雏形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到了宋代成形后仍在“勾
-
精心预设 注重生成
-
作者:何淑艳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态生成 启蒙老师 文学创作 教师形象 课堂 教学过程 故事 引人入胜 讲读课文 刘绍棠
-
描述:回味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在课堂上,问题
-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
作者:尹明生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习惯 客观规律 培养学生 主观能动性 陆九渊 三个问题 正确处理 运动形式 因果思维 哲学课
-
描述:样使学生养成多问的习惯呢?只有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因果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每事问",问到底.我在教高中哲学课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时,设计了下边一组问题:为什么宋人违背了客观规律?(学生:沉默)哪些东西能够用人工拉长?(学生:铁条、面团等)哪些东西不能用人工拉长?(学生:动物、植物等)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学生:运动形式不同)宋人为什么违背了客观规律?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因为他混淆了两种运动形式,没有在运动中把握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新闻应注重细节描写
-
作者:王乃刚 来源:新闻采编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细节描写 新闻报道 毛泽东 精神风貌 细节特征 特殊场合 摩托车 王安石 辽宁日报 杰克·伦敦
-
描述:教材。这篇通讯写的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郭培新同志,驾驶着摩托车,在突然面临不可避免
-
注重习行的教育家颜元
-
作者:邵祖德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颜元 教育家 学校教育 中国教育史 思想发展 陆九渊 王守仁 农业劳动 少年时期 陆王
-
描述:喜兵术。24岁时,读《陆王语要》等书,以为“圣道尽在是矣”。从此笃信陆九渊、王守仁的学说。不久,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