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4)
期刊文章(40)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7)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4(48)
2012(9)
2010(9)
2009(4)
2003(3)
2001(3)
1992(1)
1991(1)
1988(2)
1978(1)
按来源分组
民主与法制(1)
环境保护(1)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1)
郴州日报(1)
环境杂志(1)
中国农垦(1)
湘潮(1)
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1)
中国招标(1)
消费(1)
农村不应是污染企业的“避风港”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法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村不应是污染企业的“避风港”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作者:暂无 来源:环境科学文摘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用化学物质  除草剂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甲烷排放通量  黄松稻田土壤  杀虫剂  中科院  农药污染  化学物质污染  残留量 
描述:的异构体、艾氏 一41一剂、狄氏剂、六氯苯、七氯等在几乎所有的样品中均被检出。其中p一HCH、p,p,一DDE和六氯苯的残留水平最高,平均值分别达到6.572呵g、1.432n盯g和2.158呵g(干重),沉积物的HCHs含量明显高于DDTs。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源为地表径流人湖、大气沉降和工业污水排放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戏曲文学的制约
作者:肖善因 王红肖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西厢记  事件  牡丹亭  尤金·奥尼尔  情节  创作主体  杜丽娘  人物性格  汤显祖 
描述: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并从文化的角度,探寻其形成渊源。
文以明道的典范之作--读王安石《澶州》二首
作者:吴河清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王安石  诗作  明道  独特  宋代  典范  史实  事件 
描述:王安石的咏史诗,向以立意高远、见解独特而著称。其咏宋代史实的诗作,《澶州》二首尤值得注意。这两首诗写作的背景,是发生在宋代历史上的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
小资料
作者:卞慧  来源:诗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诗歌  诗经  周礼  事件  引用  叙述  大师  河南  最早 
描述:(一) 赋、比、兴是我国诗歌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最早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师》篇,《诗经》的《大序》引用了。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叙述事件,直接说出。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
国民党六百将官哭陵
作者:李耕拓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政府  中山陵  军官  抗战胜利  训练团  遣散  事件  黄鹤  困境 
描述:团,人称军官总队,经培训后送往地方安置。600来名将级军官编入将官班,他们大都是老黄埔,有的年事已高,
乐乐天地
作者:暂无 来源:英语自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表  推荐信  教授  幽默  多义  理解  黄鹤  事实  关键  事件 
描述:Professor X: "I'm not; I'm judging by disappearance in this case."
品牌:三株二次创业的“维生素”
作者:周爱学  来源:企业家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次创业  产品品牌  广告  品牌个性  吴炳  市场营销  事件  墙体  乡村  加强管理 
描述:产业结构,加强管理等多种措施,三株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效果。继1998、1999两年巨额亏损后,2000年,三株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减亏60%,主要产业开始赢利。2001年,集团整体开始赢利。关注三株的目光又开始多起来,人们也情不自禁地要问,三株能否再现辉煌?三株如何能够再现辉煌?
应是公民向官员问责
作者:徐贲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民  高级官员  传统吏治  腐败  民主机制  政治化  地方政府  病毒  道德  事件 
描述:在吏治模式中,官员是政权的招牌和个人化的面孔。官吏的强干、清廉或无能、贪腐,代表着政府的得与失。在这种机制下,吏治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它自己的腐败,一旦腐败的病毒在官僚机制中蔓延,就很难在体制内部得到诊治。
大学生:是“知识精英”,也应是“道德楷模”
作者:陈文静  来源:湖南教育(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精英  社会责任感  网络社会  道德素养  大学生道德教育  事件  道德缺失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湖南省 
描述:沸扬扬,也将大学生的道德表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时代的骄子、社会的精英,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表现,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关注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