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同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两同心 男女之情 景物描写 心情刻划
-
描述:两同心
-
杨泽民防治虚证消化性溃疡经验:附60例临床疗效分析
-
作者:洪哲明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证 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
描述:杨泽民防治虚证消化性溃疡经验:附60例临床疗效分析
-
实笔状景 虚笔画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
作者:茆文楼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实笔状景 虚笔画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
避实 写虚 清空 情真——评《瑶妃传奇》的当代审美意识
-
作者:阳熠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真 艺术精品 戏剧史 作品 当代人 李渔 审美意识 京城 创作者 汤显祖
-
描述:、元曲。这虽然是文体演变的规律,但却道出了一条法则:一旦表现思想的形式制约了内容,新的形式必然产生,内容总是寻求相应的形式为载体,以求统一和谐。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静止状态
-
陈道隆善用人参、大黄治虚证危疾
-
作者:陈梦月 朱军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疗实践 虚证 人参 孙思邈 虚实夹杂 生大黄 虚邪 再造丸 五味子 淡竹叶
-
描述: 先父陈道隆医师在医疗实践中赏用孙思邈的一句名言;“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强调医者治病,既须小心翼翼,周密谨慎,又要大胆果断,毅然解决。在具体治疗方面,须灵通圆活,随机应变。对虚证危疴中
-
读王安石两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淄博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同学一首别子固》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这是《同学一首别子固》开首的两句。“有贤人焉”,然“非今所谓贤人者”,可见作者心中的“贤”与“今”之“所谓贤”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想起被与地、富、反、坏并列的“右”,自然是
-
两宋科举制面面观
-
作者:赵民乐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王安石变法 科举改革 知贡举 北宋 科举考试 文献通考 诸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培养和选拔
-
描述:两宋科举制面面观赵民乐科举兴自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由兴盛完善而颓衰。科举兴盛时,曾造就过许多人才,历史上较多影响的人物,几乎都由此起家;科举颓衰时,又压制扼杀人才,遭到有识之士一致攻击痛斥
-
清明时节两纷纷
-
作者:安广禄 来源:民间文学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有德 千家诗 清明 明朝 清朝 王安石 官吏 人名 物件 子房
-
描述:明末清初,北京城里有个叫张文宣的人,原来是明朝的官吏。清军攻占了北京后,张文宣立即投向了清朝,他也失了气节,一直受人讥笑。有一天,张文宣受他侄子张有德、乡人袁大成之邀赴宴。酒至微醺,张有德倡议行酒令,条件是首句必须有一物件名,第二句必须有一古人
-
两宋改革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
作者:李华瑞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二) 宋辽金元明清)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历史作用 社会变革 农民起义 范仲淹 政治变革 变法派 士大夫
-
描述:两宋改革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
试论两宋党争
-
作者:罗家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党争 两宋 司马光 宋王朝 封建士大夫 王安石变法 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 范仲淹 党祸
-
描述:党争是两宋政治史上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它曲折地反映了两宋经济关系的变化,随着党争的产生与发展,又直接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两宋党争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持续时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