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美国黄松引种气候适生区2种区划方法的对比研究
-
作者:王荣繁 唐德瑞 张明霞 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引种 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 主成分分析
-
描述:黄松实际生长情况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均不能完全准确地得到适合美国黄松引种的地区,把2种方法结合起来才是划分美国黄松适生区最好的方法。
-
黄土高原引种美国黄松育苗造林试验研究
-
作者:周永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黄松 黄土高原 引种 育苗 造林
-
描述:本项研究经历10年,从美国相似气候区引进黄松种子20kg,在陕西黄土高原及秦岭北坡8个育苗点开展育苗试验,延安、麟游、陇县和周至营造黄松试验林40多公顷。通过试验研究,掌握了美国黄松苗木和幼树生长特性及生长规律,总结出了黄松育苗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可为今后?
-
美国黄松引种气候适生区区划研究
-
作者:潘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引种 适生区划 模糊相似优先比 层次分析
-
描述:,结果表明:(1)适宜引种区域为华北平原北部、辽宁西南部、黑龙江西南部、西北黄土高原区中部,新疆...
-
美国黄松在陕西黄土丘陵山地引种效果分析
-
作者:周永学 樊军锋 高建社 陆燕元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引种 生长量 适应性 陕西麟游
-
描述:胸徑年生長量達到0.359cm;與本地鄉土樹種油松比較,美國黃松胸徑生長量顯著大於油松,樹高接近油松。同一坡向不同部位栽植的美國黃松生長差異較大,臺地上最好,坡面次之,溝間地生長不良。
-
黑龙潭树木园引种美国黄松生长调查
-
作者:白红霞 陈延 曹锋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美国黄松 油松 油松 生长调查 生长调查 适应性 适应性
-
描述:关系数仅为0.583。对于榆林黑龙潭山地树木园而言,油松和美国黄松都是外来树种,引入该地后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教育应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
作者:李惠娟 邹正 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 案例 森林 树木 课堂教学 2009年
-
描述:,听课是一种享受!对学生而言,上课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启迪。对授课者而言,教师讲课绝不是照本宣科。
-
美国黄松与油松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
作者:周永学 樊军锋 高建社 曹锋 黄发光 来源:林业科技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油松 引种 陕西榆林
-
描述:0 cm以上.在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指标上,美国黄松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而油松的树高与胸径相关系数仅为0.583.对于黑龙潭山地树木园而言,油松和美国黄松都是外来树种
-
黄松引种试验
-
作者:薛守辉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种试验 榆林地区 黄松 季风气候 半干旱 平均温 大陆性 西部 庐山 北美
-
描述: 黄松(Pinus pohderosa Dougl ex La-ws)原产北美西部,我国北京、上海、庐山、熊岳等地有引种。从1982年起,我们在榆林地区开展了黄松引种试验。该地处北纬38°14
-
黄松引种初报
-
作者:童成仁 来源:内蒙古林业科技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黄松 引种栽培 树木园 针叶 农田防护林 加拿大 露地越冬 水源涵养 环境保护 幼苗
-
描述: 黄松(Pinus Ponderosa):又名西黄松,针叶,三针一束,粗硬且长。原产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等地,是美国用材、环境保护、水源涵养、农田防护林的优良树种,国内早己引种栽培。辽宁熊岳树木园
-
西黄松不同种源在北京地区的初期表现
-
作者:徐化成 唐谦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黄松 内陆西黄松 沿海西黄松 亚利桑那西黄松 种源 引种 适应性
-
描述:在北京地区以西黄松三个变种的8个种源进行了外来树种的引种试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内陆西黄松幼苗在北京比较稳定,生长也较好,而沿海西黄松和亚利桑那西黄松的幼苗则在前两年逐渐死亡。和其他两变种相比,内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