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以阔大苍莽的意境,烘托哀婉凄美的情思——晏殊《蝶恋花·槛菊
作者:王力坚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意境  意象  踏莎行  王国维  景中寓情  凄美  离别苦  《人间词话》  《离骚》 
描述: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 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 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阔知何处!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十四岁时以神童被荐入朝,赐进士出身,此后仕途顺达,历
陆九渊生命哲学研究
作者:陶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有  创造  生命  时空 
描述:哲学思想称为生命哲学。它不是穷究宇宙的本体,因为有时空的限制,我们谁也无法回到宇宙的尽头去确证宇宙的本源;它也不是论证知识的绝对真理,因为我们无法突破时空的障碍(死亡)去认识知识是什么;它是展向人
《牡丹亭》的舞台时空处置
作者:蓝凡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时空  《牡丹亭》  舞台空间  杜丽娘  演员  汤显祖  柳梦梅  场形式  剧本  戏剧 
描述:》、《惊变》、《离魂》、《拾画》等十几出戏。 无疑,这一切都与《牡丹亭》的舞台时空处置有关。
论临川戏剧的时空结构
作者:程鹏 蒋志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空结构  “临川四梦”  汤显祖  虚拟时空  戏曲  艺术家  戏剧  《牡丹亭》  《邯郸记》  南柯记 
描述:”。
《牡丹亭》时空结构析论
作者:姜姈妹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汤显祖  时空结构  虚与实  戏剧结构  空间结构  戏曲研究  析论 
描述:一空间结构——虚实之配合我们主要从虚与实两个方面观察《牡丹亭》的空间结构。这里的虚指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梦、梦中梦、鬼魂、冥界里的18层地狱等虚幻事物。为弄清这个虚、实公式,我们先从《牡丹亭》的两个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人手探讨一下。因为柳梦梅是现实中的人物,代
王安石《秃山》诗新解
作者:王劲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秃山诗  意境 
描述:《秃山》是王安石诗作中立意、表现手法奇特的一首。关于它的写作时间历代注家均忽略 ,关于它的主题思想以往学者亦认为是一首寓言体的政治讽刺诗。笔者的考辨认为 ,此诗为王安石做鄞县知县时所作 ,是一首写实的“生态诗”——表现了古人对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长箫一支同心曲梦里清辉各自明——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梦”
作者:吕菲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意境 
描述: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他们共同对“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创作,他们的意境构成和艺术风格方面的相异性反映出他们对人生与社会历史不同的思考。
闲话诗的意境
作者:李胜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的意境  欧阳修  闲话  “半”  王安石  主观思想  客观事物  艺术天地  自然景物  社会生活 
描述:山早行》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者只用了十个字,就十分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山村秋景的图画。其间有破晓的鸡啼,有晨风中的茅舍,有西坠的
《游园·惊梦》的意境
作者:艾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民间艺人  昆曲  爱情  主题  杜丽娘  剧中人  剧情  寻梦 
描述:尽皆杰作,而其作者不知名氏的达十一种之多(即使来自民间艺人,免不了文人学士的润色,未必纯属下里巴人)。
汤显祖与戏曲意境的开拓
作者:龚国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意境  开拓者 
描述:小宝光陆离、奇彩腾跃的意境,为戏曲舞台演剧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立体的、深邃的时空境界。汤显祖是中国戏曲意境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