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民印稿》序
-
作者:陈振濂 来源:书法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立民 李瑞清 书法艺术 书法篆刻 时代背景 大学生 胡小石 文化渊源 中国近现代 现代书法
-
描述:法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以及李瑞清、游寿等诸家的书艺影响。我觉得他对李瑞清、胡小石、游寿这一书派的研究极其深刻,这也许是与立民师从游寿先生有密切的关系吧。在那次会议上,发起了由我主编的《近现代书法史》、王立民作为编委之一并承担了《李瑞清研
-
金儒赵秉文与宋儒叶适的比较研究
-
作者:王昕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秉文 叶适 史学思想 时代背景 文坛领袖 社会环境 王安石 翰林学士承旨 南宋 金世宗
-
描述:文集》二十卷和《道德真经集解》四卷。
-
“灯塔”与“阶梯”的二元叙事实验:李浩小说精神价值论
-
作者:马季 桫椤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主义者 中国当代文学 现实主义 作品 理想与现实 小说 先锋写作 伤痕文学 时代背景 高于生活
-
描述:各种西方思潮与技巧的形式开始所谓
-
蔡绦眼中的蔡京
-
作者:王国华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京 时代背景 宰相 皇帝 王安石 父亲 宋朝 老百姓 魏忠贤 中国史
-
描述:有《铁围山丛谈》一书,其中大量提到父亲蔡京其人其事,既有生活趣闻,又有大是大非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到蔡京的另一面。 蔡绦,字约之,别号无为子,《铁围山丛谈》是蔡京被贬、蔡绦受牵连流放白州时所作笔记。白州境内有山名铁围山,位于今广西玉林西。 史书上提及蔡绦的身份,说法不一,有的说他是蔡京的次子,有的说是季子(最小的儿子)。但可以确认的是,他跟父亲蔡京关系不错。蔡京的大儿子蔡攸则相反。宋徽宗时,蔡氏父子争权夺利,蔡攸探望蔡京,摸其脉搏,马上跑到皇帝那里说,蔡京身体不好,让他下岗吧!而童贯和蔡攸去蔡京府第收取蔡京的辞职书时(其实是强行令其辞职),蔡京惊慌失措,竟然同时称呼童贯和蔡攸为“公”,“公”乃子侄对父祖辈的尊称。可见蔡京、蔡攸之隔膜。而《宋史·奸臣传·蔡京》中记载: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七十八岁,“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
-
在大不同中寻找到相通:参与新编赣剧《临川四梦》所认识到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认识 当代大学生 新编 发展 时代背景 中国戏曲 现代文字 汤显祖 故事
-
描述:记得第一次听到"赣剧"的时候,意识上并没有把它和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一切的中国戏曲区分,在绝大多数80后的概念里那些都只是能把一段话唱上老半天的怪调,对于一切都在以快节奏发展的今天而言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我们听的是嘻哈、爵士、摇滚,看的是英
-
论元代中期奎章阁的设立对元代诗学品格形成的先导作用
-
作者:郭鹏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奎章阁 元代诗文 虞集 诗学 文士 群体性 时代背景 京师 马祖常 西北少数民族
-
描述:习得以改变,并因西北少数民族诗人的加入,终于融合汇通,形成了元代诗文的基本风貌。可以说,元代中期京师诗坛以其群体性诗学活动实现了诗风的融汇,在消长中荡涤了原先的地域隔阂,在新的大一统时代背景下,形
-
儿子眼中的蔡京
-
作者:王国华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京 皇帝 时代背景 宰相 父亲 王安石 宋朝 老百姓 北宋 魏忠贤
-
描述:有《铁围山丛谈》一书,其中大量提到父亲蔡京其人其事,既有生活趣闻,又有大是大非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到蔡京的另一面。
-
钱茂伟著《王应麟学术评传》
-
作者:张昊远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研究成果 时代背景 宋元时期 史学转型 叙事史 相关研究 中国传统 评传 作者
-
描述:史的理解,将王应麟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一切从历史的起点理解王应麟的人生轨迹,展示了
-
开发商才应是BIM的最主要推动者:由SOHO中国的BIM实
-
作者:潘石屹 来源:建筑技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联网 开发商 推动者 时代背景 二十年 中国社会 设计 变化过程 平台系统 歌剧院
-
描述:了过去二百年甚至是五百年间的变化,何其巨大!在这样巨大的变化过程中,社会可能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这个变化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