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政敌到文学挚友——苏东坡与王安石
作者:蒋谱成  来源:牡丹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文学  政敌  农田水利  金陵  宋神宗  参知政事  公元  轻松愉快 
描述:、农田水利、免役、市易、方田均税等新法。王安石曾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施对法度的彻底变革,
运动文学与运动群众——从两次奇特的农民诗歌运动谈起
作者:孙兰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  周礼  奴隶制  林彪  孔丘 
描述:运动文学与运动群众——从两次奇特的农民诗歌运动谈起
活用数字串连 巧记文学常识
作者:姜有荣  来源:中学生读写(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串  文学  巧记  常识  纷繁复杂  串连  欧阳修  识记  苏轼  王安石 
描述:文学常识面广量大,识记起来有很大难度,能不能用一些线索把纷繁复杂的文学常识串连成线呢?笔者发现,数字串连法不失为巧记文学常识的一种好方法。
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
作者:李超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  江西  刘将孙  元代  龙虎山  虞集  道士  交往  文学  玉笥山 
描述:,如龙虎山、门皂山、南昌西山、庐山、玉笥山、麻姑山、华盖山等等。
由《奉酬永叔见赠》谈北宋思想与文学
作者:黎湘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韩愈  北宋  思想学术  文学  孟子  再论  守道  水灾 
描述:无施不可者。”而且,此老还满怀欣喜之情赠了王安石一首诗:
清代李宗瀚文学、书法及其收藏(上)
作者:黄阳兴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成就  清代  虞世南  丁道护  收藏家  书法家  文学  褚遂良  翁方纲  李氏 
描述:者草撰本文以求教于方家①。李宗瀚(1769-1831),字公博,一
据史敷陈 缘性成章——评“中国历代改革家文学传记丛书”
作者:李文杰 岩石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传记  改革家  史学界  王安石  谭嗣同  历史人物  文学  传奇  版本 
描述:更为世人所瞩目,反映他们生平,业绩、趣事、逸闻的著述亦屡见于市。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法治社会
作者:黄朴  来源:法治与社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者  《周礼》  各尽所能  和谐相处  人类社会  柏拉图 
描述:《周礼》云:“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提出“和谐制度”……显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是远古还是现代,构建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梦想。
朱熹论修辞的本质
作者:李士金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  朱熹  《朱子语类》  文学批评史  一以贯之  四库全书  《楚辞》  文学  陆九渊  理想主义 
描述:·文辞》中说: 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噫!弊也久矣。① 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中说: 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 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②看这两位道学先贤对-味修辞作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应该说片面性很大。但是如果处在实际的丰富复杂的社会中,他们的批评对于无视国计民生、专意夸饰文辞的舞文弄墨者而言,难道不具有针砭时弊的意义吗?片面的真理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的!后来朱子为了解决修辞作文与社会目标的矛盾,一方面继承了他们对文之为文的终极目的的重视,另一方面又克服了他们在对待修饰文辞上的片面性。他说: 道外有物,固不足以为道;且文而无理,又安足以 为文乎?盖道无适而不存者也,故即文以讲道,则文 与道两得而一以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矣。③ 道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社会、人生之道...
论周礼的本质及与刑的关系
作者:金小群 姜鑫焱  来源:才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周礼  构成部分  社会现象  原始习俗  习惯法  无阶级社会  法文化  社会分裂  基本的 
描述:礼是古老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礼起源于无阶级社会的原始习俗与宗教,是祭神致福的一种仪式,所谓"礼,履也,所以祭神致福也。"礼的形成是社会分裂为等级之后,在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