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易误读的几则文史常识
-
作者:张海卡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正意义 明朝 伯劳 良药 周礼 药材 道德败坏 蟾蜍 蜈蚣 燕子
-
描述:一、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
-
易误解的五大文史常识
-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劳 常识 周礼 燕子 公室 分飞 明朝 真正意义 药材 比喻
-
描述: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
求真探微:黄永年先生的文史研究
-
作者:郝润华 王忠禄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研究 黄永年 求真 中华书局 周邦彦 专家
-
描述:古籍整理概论》(陕
-
汤显祖与楚辞之关系散论
-
作者:黄建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笔者在考察汤显祖生平及其作品时,发现汤氏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楚辞的影响,但古今学者对此皆无专文论述,这对当前汤显祖研究的深入无疑是一个缺憾。本文拟就此作一简单梳理,以弥补其不足。
-
江西历史人物散论
-
作者:谢苍霖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历史人物 王安石 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 欧阳修 文献记载 士风 士大夫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描述:个时期值得一提的有两人:钟绍京和郑谷。钟
-
现代新儒家与陆九渊散论
-
作者:韩钟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系 心学 朱陆异同 回复本心的直觉法 道德形上学 习心 良心 心的文化 人格尊严 人格价值学说 人格教育实践
-
描述:现代新儒家如何评价陆九渊?本文从多侧面以一鳞半爪反映了个中消息。从学脉来看,现代新儒家仍属程朱或陆王两派,当然也有新的分学派法。前驱梁启超以至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张君励、徐复观等.可谓陆学知音。
-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散论
-
作者:罗宗强 来源:诗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 表达方式 杜甫 想象 感情基调 思想感情 境界 爆发 王安石
-
描述:",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
-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
-
作者:郭英德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观 胡应麟 文学体裁 历史演进 文学发展观 《诗薮》 元明时期 人的文学 袁宏道 诗歌
-
描述:元明文学史观散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方面。其中最有新意的,应该说是探讨文学历史演进内在规律的文学源流论和文学史
-
陆学方法散论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概念范畴体系 象山 陆学 精神实质 为己之学 不动心 人生实践 知性方法
-
描述:陆学方法散论□王伟民元儒吴澄说:“余每慨临川金溪之士,口有言辄尊陆子,及讯其底里,茫然不知陆子之学为何如。”①陆九渊自己也曾说:“某有积学在此,惜未有承担者。”②象山陆学到底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
-
《紫箫记》散论
-
作者:段启明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牡丹亭 戏剧创作 作品 代表作 新时代 成就 作者 故事情节
-
描述:钗记》取而代之,所以在汤剧研究中一向不被重视.当然,汤氏戏剧创作的成就,无疑体现在“四梦”,尤其是代表作《牡丹亭》之中;但为了深入探讨汤显祖的思想及其戏剧创作的特殊成就,《紫箫记》作为作者早年的第一部传奇,却正应引起探讨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