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
报纸(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2(3)
2011(1)
2010(2)
2009(1)
2008(2)
2001(2)
1990(1)
1981(2)
1957(1)
按来源分组
惠州日报(3)
东江时报(3)
中华合作时报(2)
广东党史(2)
岭南文史(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文史哲(1)
文史知识(1)
商用汽车新闻(1)
惠州学院学报(1)
收藏佛教艺术的内在精神 (下) ——惠州天缘电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在这个参访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位法师或居士给您留下深深的印象? 吴宏:有的。比如说像济群法师,我们交流过一次,我觉得他真是非常非常的难得,非常优秀。我们喝过一次茶,实际上不算是正式交流,是一次非正式交流。大概那次喝了四个小时的茶,这个事儿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是随时你要想到那个时候,你都能够记
收藏佛教艺术的内在精神(上) ——惠州天缘电
作者:张菁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听说您对佛教收藏品特别感兴趣,然后还从海外请回了很多佛教文物,您为什么会对佛教收藏品这么感兴趣呢? 吴宏: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们刚开始收藏东西的时候,是从雕刻开始收藏的。当时收藏一些木雕什么的,后来逐渐的才去收藏瓷器,然后从瓷器又喜欢到字画、青铜器,最后才到佛教美术,它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佛教
苏軾诗簡論
作者:匡扶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政治思想  王安石  政治局势  政治态度  社会矛盾  士大夫  神宗  惠州 
描述:容与某些藝術特征,作初步的探索,提出我一些極为粗淺的不成熟的看法,和同志們共同商討。倘因此而引起同志們的兴趣,展开爭論,并把这一工作繼續地深入下去;那末,这篇短文的任务,就算已經很好地完成了。苏軾,(一○三六——一一○一)是中國北宋
试论苏东坡的意隐
作者:黄建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王安石  苏东坡  封建政治  知识分子  苏轼  惠州  岭南  专制统治  重感情 
描述: 苏东坡从未解印归田,至死仍在官位上,但他的内心其实早巳退了、隐了。我为此给个名称叫“意隐”。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里一部分有理想、有才气、重感情,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统治重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和间接反抗的情绪。
“东坡原是西湖长”
作者:谢镇锋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惠州  思无邪  西湖  地方官员  王安石  道士  派系斗争  政治生涯  北宋 
描述:亲政,章惇等人以新派身份执政,得到皇帝的支持,对元祐时期执
苏轼是旷世无双的全能文士
作者:朱靖华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司马光  惠州  中国文学史  徐州城  农田水利  岭南  发展史  封建时代 
描述:苏轼(1037—1101),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之一,又是有宋一代才华横溢、卓越无匹的文艺大师。他的创作遗产最多,古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够与他比拟。清代理论批评家王国维把他列为中国四大名诗人之一:屈原、陶渊明、杜
苏诗内容的评价
作者:胡国瑞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统治阶级  王安石  惠州  政治  封建社会  苏轼  苏诗  岭南  艺术成就 
描述:左"的思潮
论苏轼
作者:李泮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苏轼  神宗  翰林学士  徐州城  文字狱  惠州  大旱  弊政 
描述:过去人们往往通过分析、评价苏轼的诗词文章来称颂苏轼;本文则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苏轼:1、为官清正,为民办好事;2、几遭贬谪但一生忠君忧国爱民;3、在逆境中还同民共甘苦。这是苏轼的可贵之处。
苏轼: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作者:窦国祥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养生长寿  唐宋八大家  北宋文学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学识渊博  书画家  惠州  黄州 
描述:一二,供诸君品味。
趣联故事 谐音联
作者:雷子震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孔明  惠州  太白  乐读  居士  岭南  和尚  学士 
描述: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葛(角)亮湖边洗藕,户户太白李(理)长庚(根) 宋朝苏东坡与当朝丞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左迁,谪居岭南,做官惠州。途径广州时,慕名游六榕寺和六榕塔。苏东坡喜名刹,善交僧,乐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