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5)
报纸(20)
学位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4)
地方文献 (29)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13(9)
2012(8)
2009(6)
2008(3)
2007(8)
2004(4)
1999(5)
1997(4)
1992(1)
按来源分组
中国体育(2)
温州都市报(1)
重庆晚报(1)
都市时报(1)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文史杂志(1)
民族团结(1)
广东艺术(1)
剧作家(1)
共产党员(沈阳)(1)
梯子意识
作者:李浩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教育管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浩  《梯子意识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描述:一家公司招聘营销部经理,最后A君、B君、C君进入了由公司老总亲自主持的最后一轮考核。
刘绍棠印象
作者:刘祖光  来源:草地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长篇小说  地方特色  作家  印象  崇拜  录音  笔记  文艺界 
描述:做起小说来,真不知天高地厚!我停笔数月,尽情反思,我那些“小说”便都成了“瞎说”了。深感很有必要将刘绍棠的精粹之言推荐给我州文艺界的朋友,无论效果如何,在我
中秋起源与习俗
作者:李定楹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祭坛  中秋节  崇拜  周礼  仪式  起源  月亮  古代 
描述:中秋起源与习俗
话语里的“味道”
作者:黄秀芳  来源:中华遗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味道  语里  礼崩乐坏  等级制度  周公  孔子  周礼  崇拜 
描述:孔子很崇拜周公,因为周公确立的周礼,他认为是管理国家和社会最好的范本。因此当他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时,他无力回天,就只有感叹和哀怨。让孔子如此推崇的周礼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等级制度。君臣
中国古代的“追星族”
作者:安广禄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追星族  苏东坡  汤显祖  罗隐  牡丹亭  明星  中国古代  粉丝  旁观者  崇拜 
描述:唐代诗人罗隐(公元833-910年),才华横溢,《唐才子传》里说他“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他的讽刺散文成就较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他写诗多用口语,文风清丽宜人,自成一体,许多精辟通俗、富含哲理的诗句广为流传,成为经典名言。如他诗中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亦动人”等句,至今仍是脍炙人口。 罗隐时期的当朝宰相郑数,有一女儿非常喜欢罗隐的诗,常常爱不释手,日夜诵读。当时没有电视、电脑之类的东西,像罗隐这样的文化名人,虽然他的作品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但读者一般无法见到真人,自然不知道他的长相。宰相女儿见他的诗句十分美妙,便经常幻想罗隐是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书生,渐渐对其人心生爱慕。事有凑巧,一天,罗隐应邀来到郑数家做客,郑数女儿欣喜异常,躲到客厅的帘子后面偷偷观看。
顶在头上的文字
作者:苏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字  王安石  旧报纸  崇拜  整理  书房  副刊  兔肉  文章  苏北 
描述:那天下雨,刚理了发。从外面回来,我将一张旧报纸顶在头上,到单位门前,我的一位同事看见,便揶揄说:"不愧是文人。"我站下问:"怎么讲?"他说:"都把字顶到头上了,
应是“下乡服务”而不是“送服务下乡”
作者:李辉  来源:中国社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三下乡  农村  意识  城乡二元化  文化科技  实践活动  转观念  城乡差别  农民群众  行动 
描述:应是“下乡服务”而不是“送服务下乡”
短新闻应是新闻精品
作者:杨步才  来源:新闻通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新闻  新闻精品  电报  比喻  苏联  意识  晚餐  作家  天安门广场  “四人帮” 
描述: 在《漫话短新闻》中的开篇里,我戏言“新闻要站着写”。这不是要虐待我们的记者,而是呼唤记者增强“短新闻意识”。 为了强化记者的这种短新闻意识,苏联著名作家、记者的伊·爱伦堡有个更好的比喻。他说,当你
论王阳明心学的特色
作者:杨在原 陈方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心学  主观能动性  意识  思想僵化  中国哲学  思想道德  程朱理学  社会危机  陆九渊  朱熹 
描述:顿地主阶级的思想道德,以挽救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曾经昙花一现的陆九渊的心学在王阳
从“王安石改诗”所想到的
作者:王江平  来源:中学政治课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天文学家  意识  观察  宋朝  事物  家乡  作者  人脑 
描述:这件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大文学家王安石身上。一天,王安石看到一首诗里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之句,心想:“明月”是不会叫的,“赞犬”又哪能躺到“花心”里去睡大觉呢?于是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自以为改得很高明,殊不知这一改,却变成两码事了。因为原诗作者笔下“明月”是他家乡的一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