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0)
报纸(11)
学位论文(8)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5)
地方文献 (25)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10)
2010(12)
2008(6)
2006(9)
2004(4)
2003(7)
2002(3)
2000(7)
1997(6)
1995(4)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语文学刊(2)
成功之路(1)
经济研究信息(1)
文史知识(1)
中外诗歌研究(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新领军(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
北方论丛(1)
三峰具体小 应是华山孙:奇石审美漫谈
作者:陈秀中  来源:北京园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美  观赏石  奇石  审美  颐和园  太湖石  白居易  可储存性  创造力  稳定性 
描述:有幸参观新加坡华侨张荣光先生与颐和园合作举办的天下奇石陈列展,深感这个奇石展实在是自然美美育的一本难得的实物教材! 奇石又称观赏石,在自然美审美领域中属于地质物质的观赏。它体量小,具备可搬运性
纯美的注视:《珠玉词》浅探
作者:熊雪芳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晏殊  晏殊  审美  审美 
描述:《珠玉词》的雍容娴雅是晏殊作为宋代承平时期的卿相自有的一份风度,而那种诗意的光辉则源于他对生活纯美的注视。这种纯粹的审美关照,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提升,也正是词人内心世界(心灵
晏殊诗富贵气象新论
作者:谢琰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富贵气象  富贵气象  心态  心态  趣味  趣味 
描述:本文从富贵心态审美趣味两个方面对晏殊诗的富贵气象进行了新阐释.认为:晏殊在心态上重气氛而轻物欲、体富而不观富、怜贫而不处贫,因此其诗多流连而少失落、多体验而少虚拟、多悲悯而少讽谏.其审美趣味包含了
论王安石诗文的思维视角
作者:王耀辉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文  创新思维  审美 
描述:诵读王安石的作品,常常会产生一种认同感、新颖感、钦佩感和震撼感,这种感觉的产生,其力量源自何方?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力量源自王安石独立的人格魅力、浓厚的创新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审视习俗、推陈出新的精神。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探讨王安石诗文的精髓,以揭示王安石诗文千古不衰的秘密。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谈语文教学中的审丑疲劳
作者:王璇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丑疲劳  语文教学  审美 
描述:美和丑好像硬币的两面,过度的审丑使得语文教学偏离了轨道。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多重审美的综合能力,使语文教学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
王安石与佛教
作者:张煜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佛教  人性思想  心态  生活方式 
描述: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作两个时期来谈。一是推行变法时期,他积极地从佛教中吸取精华来充实他的学术体系,终于使得他的思想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一是晚年罢相退居金陵时期,他以佛教作为自己心灵的抚慰,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前一
论王安石诗歌创作道路
作者:吕斌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现实  闲淡  心态  佛老 
描述: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著述甚丰。他的诗歌分期众说纷纭,采用二分法,以退居江宁为分界,分为前后两期。造成前后期诗风变化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是诗人心态的变化以及受佛老思想
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作者:龚孝雄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汤显祖  审美  上海昆剧团 
描述: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沈玲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人本主义  存在  自由  审美 
描述: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
王安石诗歌用典探析
作者:姚涛  来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典  用典  诗歌  诗歌  典源  典源  阶段性  阶段性  心态  心态  影响  影响 
描述:王安石诗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善于运用典故,体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肇江西诗派的先路。文章对王安石诗歌的典源进行了考察,并探析了其用典的阶段性特征和用典心态,进而对荆公体及其用典在宋代诗歌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