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杜宝形象的复杂性和杜丽娘的悲剧命运
-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杜丹亭》的
-
同中见异,异中有同-试比较朱丽叶与杜丽娘的形象
-
作者:余三定 来源:岳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异中有同 同中见异 女主人公 莎士比亚 古典戏剧 汤显祖 爱情 形象
-
描述:、幸福的天伦,人们寻找、追求“情”就是为了寻找、追求美好和幸福,然而,为情而死,不是走到了美好和幸福的反面吗?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去追寻,她们宁
-
实事求是精神的形象述义——刘绍先新著《二落子传奇》读后感
-
作者:张弓长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精神 《传奇》 读后感 形象 群众利益 中国革命 改革开放 英雄人物 军旅生涯
-
描述:实事求是精神的形象述义——刘绍先新著《二落子传奇》读后感
-
梁山物事新语(2) 借势造势
-
作者:田庆昌 来源:现代物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业公司 奢侈浪费 一把手 宋江 王英 柴进
-
描述:宋江偏偏在107个领导中挑选王英做物业公司一把手,的确用心很深。王英不同于刘唐三阮林冲那些属于旧主晁盖嫡系的梁山元老,而是宋江下海之前就结交的少数几个心腹之一。在宋江自己的嫡系中比较,他不像花荣柴进
-
读稗掇零
-
作者:刘锋晋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江 胡应麟 水浒传 故事 杨慎 异梦 弓弯 山东 满江红 嘉靖
-
描述: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小词盛于宋,剧贼亦工如此”。胡氏云:“此即水浒词,杨谓“瓮天”或有别据,第以江尝洛则太愦愦也。”
-
抑扬映带,起伏交错:《水浒》人物描写漫笔
-
作者:汪远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缙绅 人物描写 水浒传 太尉 林冲 宋江 文学作品 表现技巧 手法 胡应麟
-
描述:真有超出语言之外者。”(《少室山房笔丛》)这就是
-
《水浒传》琐论
-
作者:彭海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小说 宋江 韩愈 罗贯中 梁山 再创作 施耐庵 王安石 故事情节
-
描述: (一)在《水浒传》的集撰编次成书中,民间评话艺人的创造和这部巨著撰编人的辛勤再创作,两者对这部小说问世的功迹,以何者为巨呢?摇摆难定的天平可能会向《水浒传》撰编人的方面倾斜。这是因为:评话艺人的创造是基础;这部小说撰编人的珠联璧合,使一百单八将梁山好汉故事能够“连环机锁共相寻”,却是
-
异曲同工 相映生辉——《水浒》和《史记》漫议
-
作者:钱茂竹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水浒传 金圣叹 司马迁 发愤著书 小说 宋江 作者 讽刺性 胡应麟
-
描述:哪些相似
-
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
-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王安石 形象思维 士大夫 宋诗 梁山泊 宋代 苏辙 宋江 苏轼
-
描述:书实在叫得太响了,在同类书中,它大概是发行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了,偶去书店见了,下决心买一本。回家看了看,果然与众不同。其序就是一篇研究宋诗的好文章。此书是作者下了两年工夫看了许多原始材料之后精选而成的,与世上拼凑之作大不相同。它有自己的风格,所选80人的小传、诗的注释均不受题材拘束,也没有统一的格式,随意地谈开去。如小传不像一般人只说简历,他要说些别的,在徐玑传中讥讽叶适不善写诗犹如不善飞的鸵鸟,韩驹传里说苏辙有爱给人戴高帽子的毛病。如注释,往往涉及古今中外相关的或者不甚相关的内容。他善于联想,又有生动的比喻,有时辛辣,甚至有些滑稽。做学问累了,看一下它,是最佳的调节。于是,我把它放在案头,有空经常翻阅。翻多了,渐渐发现其中有作者难言的苦衷,也有他自己未必看得清的缺陷。一、钱钟书选注宋诗的苦衷1988年钱钟书为香...
-
是“误订”还是“误辩”:答陶符仁对《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
-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陶符 王安石 诗选 储光羲 宋诗纪事 宋江 宋诗钞 西清诗话 四库提要
-
描述:于是试着作些猜测,仔细读了几遍,终于找到一些,于是撰文作了探讨,提及“欠缺历史修养”、“不太懂考据”等缺陷。我觉得对文学家来说,有一些专业之外的缺点不算什么,就像说历史家欠缺文学修养或欠缺形象思维,都不算什么大问题。我的文章原题为《钱钟书选注宋诗的苦衷和学识上的缺陷———〈宋诗选注〉发微》,在《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3期)上发表时,被编辑改为《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继而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的《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2期)转录,没有想到这样一篇小文章,却引起个别人的不满,招来了一阵狂轰滥炸。2009年4月19日,陶符仁在《东方早报》上发表了一篇《为钱钟书辩———李裕民〈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的“误订”》,文中将我的“猜测”扭曲为“订误”,然后说我“误订”了,把钱自己说的话栽到我的头上,谴责我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