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牡丹亭”和话本“杜丽娘记”---釜底治曲记之三
-
作者:谭正壁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话本 传奇 汤显祖
-
描述:汤显祖的“玉茗四梦”、向来都知道“紫义记”出唐人蒋防
-
情之所钟 正在此辈--从杜丽娘到林黛玉
-
作者:单世联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林黛玉 爱情 贾宝玉 汤显祖 牡丹亭 柳梦梅 传统社会 至情 悲剧
-
描述:.……心理的瞬间包蕴着漫长的历史成果,从杜丽娘到林黛玉,是中国历史上人性情感觉醒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广为人知、被文学教材一再引用作为欣赏心理杰作的文字,正体现出传统社会后期情
-
杜丽娘之梦的文化内涵
-
作者:金沙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母题 叙事文学 基本模式 女子 汤显祖 时代变迁 固有模式 文化内涵
-
描述:才子佳人,是中国叙事文学的核心母题之一。从诗经时代直至今日,才子佳人的定义虽随时代变迁有所不同,然其男女婚爱基本模式始终不脱小姐花园订终身,公子落难中状元的固有模式,《牡丹亭》亦不出
-
论杜宝形象的复杂性和杜丽娘的悲剧命运
-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杜丹亭》的
-
未逃出“牢笼”的杜丽娘:从女性视角解析杜丽娘形象
-
作者:马洪波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女性视角 汤显祖 女性命运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自然本性 程朱理学
-
描述:被称为汤显祖以"情"抗"理"杰作的《牡丹亭》,不过是汤显祖为女人设计的一个梦。杜丽娘由人成鬼、演绎人鬼情、由鬼成人的种种经历,是女性争取自由身份与话语权利之艰辛的见证,她一直没有逃出男权社会的"牢笼"。
-
试论陈寅恪先生的《牡丹亭》之杜丽娘“至情”说
-
作者:姜伯勤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寅恪 杜丽娘 至情 《吴宓日记》 新资料 汤显祖 古典
-
描述:1998年,多卷本《吴宓日记》发表。吴宓先生1919年3月日记,披露了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之至情说。陈寅恪先生诗学中,强调古典为旧籍出处,今典为当时事实。《吴宓日记》之新资料,使寅
-
杜丽娘的矛盾性格:情理的冲突与调和
-
作者:施彩云 来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矛盾性格 情与理
-
描述:《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被视为中国古代传统女性个性解放的代表。其实,在她的意识中,对情爱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坚持同时存在,正如她自己所说“鬼可虚情,人须实礼”。这种情与理的交叉与调和并不代表她是绝对反对
-
汤显祖怎样给杜丽娘以艺术生命——《惊梦》《寻梦》的人物塑造
-
作者:王一纲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冯梦龙 人物塑造 寻梦 牡丹亭 艺术技巧 人物性格 封建礼教 思想性格
-
描述:但是,她毕竟只有二八年华,阅世不深。因此,当她捧了酒肴向双亲效“千春之祝”时,开口即唱“娇婴欲语,眼见春如许”!道出了她对春光的真实感受。茅元仪批云:“开卷便见情语”,可谓一语破的。这种少女情语是同封建道学家的“收其放心”,“去人欲、
-
汤显祖与《西厢记》--有关崔莺莺、杜丽娘比较研究的一些看法
-
作者:蒋星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进修生 汤显祖 西厢记 江西 杜丽娘 崔莺莺 牡丹亭 比较研究 艺术形象
-
描述:八二年写了论文
-
两种不同形式的复活——杜丽娘、玛丝洛娃比较论
-
作者:肖彬夫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玛丝洛娃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人公 精神复活 托尔斯泰 柳梦梅 牡丹亭 表现形式 现实主义
-
描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