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新学与理学为学次第的差异
-
作者:肖永明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语》 《春秋》 为学次第 《周礼》 《易》学 《诗》 《孟子》 《大学》 《书》
-
描述:新学与理学学者都强调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训解与研究,来体会圣贤深意。但他们对诸经的重视程度和研习次序互有差异,即新学学者强导调由用及体而理学学者则强调由体达用。
-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北宋时期财政政策的地方差异和王安石新法
-
作者:金荣济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实施以后开始,中央政府也开始正式地针对这个地区扩大税收。这体现出宋代中央集权的不完全,或是另有其他的意图。换
-
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区别和差异
-
作者:李天雨 来源:西江月(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两座高峰——陆九渊心学和王阳明心学常常被视作一谈,这种等视很容易忽视两者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别。
-
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看中西戏剧差异
-
作者:祁杰夫 来源:管理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西戏剧
-
描述:面都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就了中西戏剧各自的精彩。
-
北宋保甲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区域差异
-
作者:陈晓珊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保甲法 王安石变法
-
描述:正是对相关问题采取的对策。而在京畿地区,为了削减驻军和军费而推行保甲法,但由于当地的区位特点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围绕保甲法的推行出现了许多问题并引发了相关讨论,反映出北宋政治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
从“临川四梦”到冯氏“三言”:论汤显祖与冯梦龙的情观及差异
-
作者:潘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文学家 文学家 尊情文学观 尊情文学观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戏剧 戏剧
-
描述:本文简要介绍了 汤显祖与冯梦龙这两位为情而书的杰出文学家以及他们在我国文学发展史所具有崇高的地位。论述了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作家自身的生活背景而导致了他们情观的差异,通过对他们的情观、“四梦
-
论中国演剧观的形成—兼论中西演剧观的主要差异
-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品格 十九世纪 十七世纪 汤显祖 中国艺术 戏剧文学 戏剧演出 演员 戏剧表演 舞台形象
-
描述:演剧观成熟于十九世纪,经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诸大师的总结,已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现代演剧体系。中国演剧观成熟于十七世纪,至今未经科学总结,正处于从古典演剧观向现代演剧观转化过程中。当前世界范围内,戏剧正努力改变自己以寻求新的地位。既然消除演出与观众的距离是不可能的,为满足与演出保持特定距离的观众视听需要而特有的戏剧艺术手段就无法抛弃,如此,戏剧舞台形象也就无法在与生活实际近似程度方面和电影,电视竞争。戏剧表演的出路何在呢?
-
不同种源美国黄松苗期生长差异分析
-
作者:侯琳 唐德瑞 李骁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油松 种源 苗期 生长 MATLAB
-
描述:其它种源美国黄松苗的各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美国黄松Ⅴ号(Black Hill)种源苗木的地径生长量及其叶、茎、根干重积累量均最大.综合各种源苗木的生长表现及其原产地的自然条件,提出了适于
-
从对春秋意象的偏爱看晏欧词风差异
-
作者:张幼良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风格 春意象 秋意象
-
描述:晏殊词与欧阳修词虽然总的看来词风相似,但实际上同中有异。两人在词中对秋意象和春意象分别有着不同的偏好,从这种不同的偏好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词风的差异。首先,晏殊词比欧阳修词更具悲凉意蕴;其次,晏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