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取材于佛教名著
-
作者:查德元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名著 佛教 取材 《游园惊梦》 《西厢》 代表作 汤显祖
-
描述: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笔者沿着作者提供的线索,翻阅了唐代高僧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果然见其中有两则十分曲折感人的轶闻轶事,将其意译如下:其一,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在任上将夭亡的爱女葬于城北。新任太守张世之的公子子长,年方二十,有一天,子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美丽少女含羞地对他说:“奴是前任太守之女,因为心相爱慕,特前来就教。”一连数夜,都做同样的梦。后来,甚至在白昼,那少女也出现在子长面前。最后他俩私订终身,结成恩爱夫妻。可是,好景不长,一天,仲文派丫环打扫女儿坟墓时,经过从前小姐的住房,丫环顺便进去张望,偶然间竟发现她那已去世的小姐一只绣花鞋在子长的床底下。她十分吃惊,赶快取走绣花鞋向主人禀报。仲文看后亦觉事有蹊跷,就去拜访世之,把公子子长找出来盘问,秘密就这样拆穿了。但...
-
从王安石、苏轼的拟寒山诗看宋诗的佛教底色及其演进
-
作者:夏帅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特征 王安石 苏轼 拟寒山 佛教
-
描述:寒山诗是一个复杂的诗歌现象,在宋代已经完成了禅宗诗人的形象定型,从王安石、苏轼两个不同程度受佛教影响的诗人对他的模仿,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旨趣,也可看出宋代禅宗势力在朝廷推动下的扩展和宋诗佛教底色的渐
-
明朝佛教发展概况(二)
-
作者:戴耕玖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概况 佛教 明朝 黄山 罗汝芳 宁国府 炼丹 高僧
-
描述:,或者说,他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罗汝芳与佛教的因缘
-
作者:刘聪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佛教 交往 十三年 净土信仰 佛学研究 太湖县 净土思想 嘉靖 万历
-
描述:作为阳明后学中的代表人物,罗汝芳历来被认为与佛教交往密切,但少有学者专门考察其与佛教的交往经历。本文系统考察罗汝芳一生与佛教交往的过程,认可禅宗而反对净土的信仰倾向,以及时人对罗汝芳与佛教交往的看法
-
中篇小说 我不能死呀(印度·张达)
-
作者:丁明 来源:文艺春秋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篇小说 我不能死呀(印度·张达)
-
应是“桑干水”
-
作者:胡守贵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简化字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印度 繁体字 义项 干水 引用 唐代诗人 心情 祖国
-
描述:《行走天下》是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先生文集之一,该书《别印度》一文中,季先生写自己出访印度的行程结束即将离别印度回祖国的心情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皂的一首诗(一说为唐代诗人贾岛所作)
-
《泰戈尔歌曲精选集》中译本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泰戈尔 中央音乐学院 歌曲 民族音乐学 翻译出版 选集 陈自明 音乐会 印度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描述:译出版,不仅填补了泰戈尔
-
胡布利 电影院无奈转营
-
作者:于悠悠 Eric SAM VAH Keith Simonsen 1541 flickr4jazz 来源:明日风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影院 电影院 印度 印度 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 电影馆 电影馆 欣赏 欣赏 影迷 影迷 电影业 电影业 结业 结业 主演 主演 观众 观众
-
描述:在距离印度班加罗尔450公里的小城胡布利,素来是附近卡纳塔卡影迷欣赏心爱明星主演的Sandalwood和宝莱坞电影的热门地方,不少人甚至千里迢迢地坐牛车前来,把电影馆塞得满满。近年随着入场人数锐减
-
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
-
作者:王昆吾 何剑平 来源:巴蜀书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 史料 史料
-
描述: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
-
李觏宗教观述评
-
作者:王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佛教 佛教 道教 道教
-
描述:李觏倡导礼让和礼治 ,主张传播儒家礼学以压制佛道两教。李觏痛感同胞对佛寺道观过度热情 ,对孔庙祖庙反为冷漠。他的理想社会是有祖庙无寺观 ,让人们免除佛道诱惑。他谴责儒者失职 ,让佛道两教乘虚而入民心。他排斥僧、道于士农工商四民以外 ,并罗列了佛道两教十项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