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3)
报纸(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
地方文献 (7)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5)
2010(8)
2007(3)
2006(4)
1997(2)
1996(3)
1995(4)
1993(2)
1992(4)
1981(2)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2)
读写月报(高中版)(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镇江日报(1)
中学语文(1)
史学月刊(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
教学通讯(文科版)(1)
学习月刊(1)
各界文论(1)
布政使
作者:李克杰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政使  清末民初  《读书》  行政长官  李瑞清  教育家 
描述:《读书》二○○七年第九期封二《远去的背影》在介绍清末民初教育家李瑞清时,说"他当过江苏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套今天的说法是正部级"。这样讲,似乎不甚准确。说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大
海宁皮影戏是作派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们海宁皮影戏的皮人造型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人物的操纵杆用竹签制成,由鸡毛管将杆子、皮人连起来。 皮人的操纵转身、翻、跳,非常灵活,特别适宜武打戏中的武打动作,如果演员功夫深厚就能运用自如。 所以我们南方的皮影戏,主要是武打为主。北方的皮影戏是用唱的,很多时候你会看到一个艺人坐在那里一直唱,影偶
王安石“使辽”及“使辽诗”考辨
作者:赵克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伴使  使契丹  送伴诗  使北诗  使辽诗 
描述:王安石一生只曾于宋仁宗嘉礻右五年(1060)春作为“送伴使”伴送契丹使者还而至宋辽边塞,往返途中写有《伴送北朝人使诗》纪其行。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出使契丹,但皆辞行,改命他人代往。王安石“使契丹
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辨
作者:张涤云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使  送伴使  使辽诗  考辨 
描述:辨。[著者文摘]
论陈子昂诗歌的使事用典
作者:徐文茂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昂  诗歌创作  典故  作品  创作精神  唐诗  谢灵运  胡应麟  《瀛奎律髓》  鬼谷子 
描述:
专制,使市场发展变形
作者:钟祥财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子》  市场发展  《周礼》  市场机制  社会经济  市场管理  专制政体  场变形  滞销商品  社会主义 
描述:这种市场交易还属于物物交换的性质.到了西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有关市场管理的政策措施相继形成,其文字表述较集中地反映在《周礼》一书中.
北宋熙宁年间的察访使
作者:李国强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  王安石  提点刑狱  宋神宗  吕惠卿  《宋会要辑稿》  地方官吏  北宋  路转运使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北宋熙宁年间的察访使李国强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当时朝廷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议行新法。在整个变法过程中,朝廷频频造使,到各地督察新法的推行实施,按察各地官吏在推行新法过程中的失职
论北宋使辽诗的两个问题
作者:王水照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士大夫  王安石  宋辽关系  欧阳修  使臣  契丹族  宋真宗  汉文化  辽圣宗 
描述:的题材流派而为世人所注目。
王安石“使北诗”考
作者:李德身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契丹  写作地点  出使  诗序  司马光  艺术风格  写作时间  北朝  河北省 
描述:这组诗写了一篇《伴送北朝人使诗序》,
“后来居上”种种
作者:陈世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典型范例  钱钟书  用法  唐人  唐诗  陆游  东风  春风  李白 
描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作为谴词炼字的典型范例,已广为人知了。近读《宋诗选注》,方知“绿”字的这种用法,并非王安石所首创。钱钟书先生在选注时指出:“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就出现过,如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