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与
作者:徐文明  来源:雨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出入自在中国的士大夫一向有两条道路,一是入仕为官,一是退隐田园,因而也就有两种心理准备或者说是两种心态,孔子便强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当仕则仕,当隐则隐。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王安石舒州
作者:暂无 来源:白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900多年前,一位千古风云人物在古舒州(今安徽潜山)这片土地上默默砥砺,他就是王安石。寻访王安石在任之年留下的佳话、史料和遗迹,令人萌生见贤思齐之心。亲民情怀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新官到任,同僚为他接风,他感慨系之,作《到郡与同官饮》诗。一边是同官款待他的“荒野歌舞犹醉
王安石的舒州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900多年前,才情横溢的王安石被派往舒州(今安徽潜山)作通判,那一年他年仅31岁。为寻访王安石在任之年留下的佳话、史料和遗迹,记者于近日到潜山县进行采访。 潜山县博物馆馆长李丁生向记者介绍说,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仁宗皇帝主政,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到任不久即逢大旱,百姓无法耕种,眼看将
汤显祖与明代出版之
作者:宋秀珍 王菊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明代  出版  出版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宋史》、点评并出版《花间集》等大量的编纂活动,都与出版事业有关。
只因是(外三首)
作者:白尼  来源:词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爱  祈祷  黄鹤  安宁  等待  感应  灵犀  悲喜  浸润  偶然 
描述:只因是(外三首)
难忘萧军一面
作者:徐廷华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萧军  鲁迅  从维熙  南京市  三十年代  刘绍棠  出土文物  萧红  辅导老师  学员 
描述:担任文讲所的辅导老师,市作协秘书长林震公打电话告知我,作家萧军南下广州途经南京,文讲所想请萧老与学员见见面,叫我协助通知一下学员。 萧军是我心仪的一位作家,常将他和已故的萧红联系在一起。“文革”前我曾读过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两部长篇小说,都是鲁迅先生作的序。1935年被鲁迅先生收入“奴隶丛书”出版。不过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再版本。印象中,新中国成立后,萧军一直在受批判,乃至以后被逐出文艺界,销声匿迹,直到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有关萧军的消息才渐渐多起来。 挂上电话,我立即按秘书长的要求联系了一些学员。见面会是在鼓楼医院对面的南京第二卫生学校二楼的一间会议室举行的。二卫校当时在双龙巷,那时市文联刚从鼓楼检阅台搬至卫校(不久又迁至高楼门)。
古代儒者的“反”与“亲”纠结:以李觏为例
作者:陈坚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关系  关系 
描述:为既融合又斗争的微妙关系。通过对宋儒李觏的"反"与"亲"纠结的个案分析,不仅可以展现古代儒者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内在冲突,同时也可以此来观察作为古代儒者"精神妻妾"的儒二教的对立与融合关系
出入自在:王安石与
作者:徐文明  来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影响  影响  王安石  王安石  研究  研究 
描述:出入自在:王安石与
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作者:宫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研究 
描述:创作的启发和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禅与宋诗的关系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王安石的一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他出生在一个佛教世俗化的时代,自幼家乡佛教氛围浓重,成长过程中
汤显祖与明代出版之汤显祖与明代出版之
作者:宋秀珍 王菊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出版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宋史》、点评并出版《花间集》等大量的编纂活动,都与出版事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