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4)
报纸(264)
图书(16)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24)
地方文献 (37)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4)
2013(32)
2012(44)
2011(49)
2010(45)
2008(15)
2006(19)
2005(16)
2003(12)
1999(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
古典文学知识(5)
剧本(1)
鸡西大学学报(1)
教学与管理(1)
金田(1)
中国质量报(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1)
江苏社会科学(1)
文艺报(1)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句应是恃问樵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句应是恃问樵
论雍正朝李绂与田镜之间的督抚参案
作者:李霞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雍正朝  雍正朝  李绂  李绂      督抚  督抚 
描述:雍正朝在官员任用方面,打破以往在种族、出身方面的限制,任用一批非科甲出身的督抚。由于出身、教育背景的不同,非科甲出身与科甲出身的督抚之间矛盾重重,摩擦不断。于是,直隶总督李绂与河南巡抚田镜之间就爆
性视角论空间建构与主题层次:以欧阳修〈丰乐亭记〉、〈
作者:林淑云  来源:章法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曾巩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醒心亭记   
描述:写作时间相近,三亭空间紧邻,亭名均由欧阳修所命之共通背景,为本文以「性」观察三文提供契机。同时,三文又各有侧重。〈丰乐亭记〉重在称美大宋功德、丰年民乐,强调人与政治、社会的联系。〈醉翁亭记〉重於
神秘的文化符号"九"
作者:范克春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符号  汉民族  文化功能  《周礼  语言符号  文化内涵  甲骨文  数字  帝王  自然数 
描述:神秘的文化符号“九”范克春ξ0某些数字,因为汉民族的独特阐释,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以至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功能。这种现象,和其他文化语言现象一起,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汉
诚信符号之契约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读者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立契约已很普遍。
3·15不应是符号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3·15不应是符号
关于“六国丧”及其他
作者:王余成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国论》  文意  曾巩  古文家  校书郎  秘书省  论史  策论  赵国  欧阳修 
描述:苏洵是著名的古文家。由于他把策论二十二篇通过欧阳修呈献给仁宗,所以未经考试,而被破格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曾巩称赞他的文章“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六国论》(原名《六国》)选自
符号防盗”应是开胃菜而非主菜
作者:暂无 来源:西海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符号防盗”应是开胃菜而非主菜
重阳节应是一种敬老文化符号
作者:暂无 来源:西藏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重阳节应是一种敬老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