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题黄松腴册页
作者:前人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船山学  名人  黄松  平日  负约  中职  常年 
描述:松腴出示珍藏名人墨宝嘱题适编船山学报心专一事不暇他图遂稽延月馀竟与平日自勉今日事今日毕之旨相违负约如此倚马可知乃阅渭叟所题不禁感从中来走笔赋此以答雅意
中小学体育教学应是体育科研的最前线
作者:周群力  来源:读写算(教师版 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  科研  现状  策略 
描述: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关注教学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为根本的体育研究活动。应当成为体育科研的最前线。
“礼仪之邦”话礼仪
作者:李衡梅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制度  孟子  论语  《周礼  精神文明  礼记  《左传》  刑罚  礼节  古人 
描述: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追溯一下我们祖先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贡献,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不无益处。
孔子与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作者:高飞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礼仪文化 
描述:孔子的一生与礼仪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礼的维护、对礼的补充、对礼的重视、对礼的实践等方面 ,这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春秋时期邦交礼仪的演变
作者:徐杰令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邦交礼仪  演变  周礼 
描述:
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梅珍生  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礼仪  研究  中国  周代 
描述:晚周礼的文质论
话说古代跪拜礼
作者:溪音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跪拜礼  古代  礼仪  《周礼·春官·太祝》 
描述:一段时间,此系拜礼中之最重者,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顿首”,则引头至地,稍顿即起,为拜礼之次重者;“空首”,是双手拱合,引头至手而不着地,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此三拜称为“正
论《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
作者:朱华 朴江玉  来源:丹东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命  礼仪  影响 
描述: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礼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礼是“四律”—礼、义、廉、耻之首。“周礼”作为一门哲学体系以至成为后儒经书,对周代及周代后世的服饰产生了
《孔子诗论》对周礼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反省
作者:王莫楠  来源:华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文化  礼仪 
描述:的精神,又对周代某些制度和礼仪形式发展到后期只剩下躯壳却无实质的礼仪制度做出了反思。
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王冬梅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教育  素质教育  孔子  中国  体系  示范  原则  圣人  周礼  上下 
描述:故“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来礼被视为圣人示范传授的使上下尊卑有序的行为原则。孔子日:“言而有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