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析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董伯庸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者  林则徐  思想内容  广大人民  社会改革  战争结束  黄爵滋  近代历史 
描述:题的不同和人们认识深度的差
鸦片战争前夕的禁烟决策评析
作者:王立诚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道光帝  禁烟运动  决策  海口  黄爵滋  近代中国  鸦片贸易  重大意义  英国政府 
描述:常所谓“落后就要挨打”的一般规律外,也和这一决策自身的缺陷有关。因此,分析这一决策内部的各种因素,探求其内在规律,对于科学地总结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反侵略斗争经验应是不无裨益的。
鸦片战争时期的刘韵珂
作者:刘文俊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战争时期  英军  清政府  鸦片战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效力赎罪  林则徐  防御工事  清军  道光朝 
描述:刘韵珂,字玉坡,山东汶上人,1840年由四川布政使接替因失定海而被革职的乌尔恭额,任浙江巡抚。在浙抚任上,他主战坚决,备战积极,但后来突然又上奏主“和”。本文拟对这段时期的刘韵珂略作分析。
鸦片战争前道光朝言官的禁烟论
作者:朱金甫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战争  道光朝  道光帝  禁烟运动  言官  爱国主义者  林则徐  黄爵滋  档案史料  重要作用 
描述:以就正于方家。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英国割佔香港岛
作者:丁琼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第一次鸦片战争  道光帝  香港岛  英军  黄爵滋  清朝政府  璞鼎查  琦善  定海 
描述:勢力在中國的擴張,因而引起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强烈
鸦片战争前后银贵钱贱的情况和影响
作者:朱新夏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银贵钱贱  钱价  包世臣  鸦片战争前后  清政府  道光朝  嘉庆  黄爵滋  清朝  雍正 
描述:798年)钱一两合钱1090文,嘉庆七年(1802年)到十二年(1807年),钱价又增高至仅九百余文即兑银一两。十三年银价复贱,1两可合钱1040余文,嘉庆末,钱价益贱,二十二年(1817年),需钱
鸦片战争前后清统治集团禁烟方针错位略论
作者:王开玺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统治集团  鸦片战争前后  禁烟政策  黄爵滋  清政府  鸦片战争  鸦片问题  英国侵略者  鸦片走私  林则徐 
描述:为较正确的禁烟政策。由于外国鸦片烟贩的猖狂武装走私,清廷吏治的败坏,鸦片问题并未禁绝,因而太常寺卿许乃济提出了理论上荒谬、实践上危害极大的弛禁方针,这可以被看作是清统治集团禁烟议论的第一次错位。这一弛禁方针虽在当时的封建士大夫中具有一定的市场,但由于很快即受到激烈批评,并未被清廷采纳和实施,故未形成实际的恶劣社会影响。1838年6月,鸿胪寺卿黄爵滋同样感触于清廷束治的腐败,鸦片屡禁不止,因而提出了重治吸食者而置鸦片走私入口于不顾的“治内不治外”的禁烟方针。这一主张可以被看作是清统治集团禁烟议论的第二次错位。如果说许乃济的弛禁政策是清统治集团禁烟政策的一次错位,人们是不难理解和接受的。但说黄爵滋的“严禁”主张也是清统治集团禁烟政策的一次错位,则与史学界的传统观点相左,恐难以为人们所接受。我们说黄爵滋的严禁主张也是一次禁...
鸦片战争时期江西的几位爱国主义思想家
作者:朱仲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鸦片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思想  江西  海疆  文钞  道光  护身  塞漏  斋文 
描述:但是
宜黄发现黄爵滋首奏禁烟定本手迹
作者:吴永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黄爵滋  手迹  道光帝  奏折  无标点  毛笔书  繁体字  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  关键作用 
描述:本报宜黄讯 近日,撰写清朝“禁烟名臣”《黄爵滋》的作者,在宜黄县黄爵滋后裔家中考究时,惊喜发现黄爵滋首奏严禁鸦片的定本手迹。该手迹用毛笔书写于毛边纸上,无标点,约3000字。纸质黄旧,古色古香。前八面正楷,后八面行书,均为繁体字。落款为“道光十八年闰四月辛巳日”。笔力撼人,清晰秀丽。$$据史学专家介
道光的悲剧——红罂粟花漫话之五
作者:赵洛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道光皇帝  黄爵滋  道光帝  世界形势  魏源  鸦片战争  禁烟  琦善  闭关锁国 
描述:令奕经询俘虏查问英咭喇居哪里,离中国多远?克食米尔可通水路?魏源诗中写“岛夷通市二百载,茫茫昧昧竞安在”讲的正是道光皇上。原来,由于长期封建落后闭关锁国自我尊大,上书房师傅教的四书五经,仅四裔进贡,外夷来朝,缺少世界知识。这是道光的悲剧,也是招致失败的原因之一。魏源写当时“忽盟忽叛若棋枚”,忽战忽和像下棋放棋子一样,主事人胸无策略可知。史书说有三次大的和战。第一次英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