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炫耀”
-
作者:周礼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周礼
-
描述:没办法。”
-
工作当事业,其乐无穷
-
作者:周礼 来源:作文升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作当事业 其乐无穷》 中学 作文 周礼
-
描述:它建成百年的标志。
-
周礼同志在除夕广播大会上的讲话
-
作者:周礼 来源:湖南政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贯彻执行 工农业 党中央 毛主席 产品产量 大跃进 任务 广播大会 农业生产
-
描述:伟大的1959年过去了,新的战斗的一年——1960年即将到来,当我们在这里集会祝捷迎新的时候,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员会热烈地向你们祝贺新年!向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党中央和毛主席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祖国赋予的一切任务的全省人民和各个方面的同志们致敬!
-
《礼记·王制》、《周礼·大司徒》封国制度异同辨
-
作者:常柑 来源:运城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国制 《周礼》 诸侯 礼记 异同 实封 平方 大泽 井田制度 今本
-
描述:这个问题的讨论递变为一支伏流。但是这支伏流仍然以种种微妙的方式对今天的古史研究发生影响,似乎任意截取这条长流的一段与其它材料进行组合,中国古代社会就会改变一次面貌,因此本文欲略析原委,与师友们切磋。
-
“立善法于天下”:王安石法伦理思想探析
-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法 法 伦理 伦理
-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法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
“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礼 礼 法 法
-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法”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
冯延巳词与晏殊词的异同
-
作者:廖克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词 晏殊词 异同
-
描述:冯延巳和晏殊都是位及人臣的词人,他们年代相距不远,且在词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冯延巳词与晏殊词有微妙的异同关系,现从词人的际遇和词风特点作异同分析。
-
试谈周礼中蕴含的法
-
作者:魏秀玲 来源:法学论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治者 奴隶社会 社会关系 强制手段 行为规则 普遍适用 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 周礼 行为规范
-
描述:。周代统治者治国
-
从《洪范传》看曾巩和王安石经学思想的异同
-
作者:乐文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范传》 《洪范传》 曾巩 曾巩 王安石 王安石 经学思想 经学思想 异同 异同
-
描述:曾巩和王安石都尊经重道,注重把握经典的精神实质,提倡通经致用,二者的经学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比较而言,曾巩是位纯正的儒家,他的经学思想是以教化为中心的,重在继承;王安石博采众长,他的经学思想是以变革为中心的,重在创新。
-
解读中西两位名作家——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异同
-
作者:刘开富 唐宓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异同 异同
-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辈人,虽相隔天涯海角,但相似之处颇多,差异亦显著,两位都集中反应了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本文从戏剧艺术、文化背景及其代表作方面进行比较,以了解各自的创作、中西方社会文化及戏剧差异,对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