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进了,就应是一家人
作者:暂无 来源:鲁中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进了,就应是一家人
“逆旅”新探
作者:臧知非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门逆旅    商鞅变法  《周礼》  《睡虎地秦墓竹简》  战国时代  云梦秦简  《商君书》  《日书》  “假” 
描述:“逆旅”新探臧知非云梦秦简所记《魏户律》和《魏奔命律》是魏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52年)颁布的对“(假)逆旅、赘后父”的惩罚性规定。其文分别云:告相邦:民或弃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
宰相的要求:关于“”字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宰相    故事  王安石  隐居 
描述:宋朝宰相王安石在晚年时,在江宁选了一个地方隐居。他请了一个老木匠,在那里为他设计一所宅院。
汤显祖与《秦淮可游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夏松林 420年前,明代著名戏曲家暨诗人汤显祖在南京任礼部祠祭司主事,时年41岁。农历六月十五的夜晚,清风徐拂,皓月当空,他和好友饮酒于秦淮河上,扁舟荡漾,画舫往返,时而有鸣琴奏管传来,乐音起伏于波浪之间,时而又有秦淮名伎婉转放喉,“或唱惊蝉落叶,或歌飞鹊依依”,歌声在舷舟之中徘徊飘散,夹杂着文
《诗经》之""探源
作者:李蹊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表现手法  《左传》  春秋时期  诸侯  甲骨文  生成环境  贡赋  天地之美  《周礼》 
描述:物质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历程,又经过春秋时期献诗陈志、赋诗言志的大规模、长时期的演练,习以成俗,“”这一形式或手段逐渐稳定下来,汉人在总结《诗经》表现手法时,自然选择了“”,而不用“敷
《思旧》与《为了忘却的记念》
作者:卢传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司马氏  魏晋时期  掌握政权  文学家  哲学家  结尾  钟会  礼俗  周礼 
描述: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结尾谈到了向子期的《思旧》。向子期是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旧》是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因“吕安事”被杀害而写的。原来,嵇康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
论宋代律
作者:曾枣庄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变法 
描述:本文分六部分,首论宋代律不可一概否定,次论宋代律的内容多为议政之作,次论宋代律限制很严,非学优才高不能为,四、五两部分论宋代律的演变,有“步武前贤”与“横骛别趋”两种体式,最后一部分论诗赋
、比、兴本义新解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实际需要  毛诗序  左传  春秋  周礼  新解  解说  用法  解释 
描述:诗有、比、兴之说,见于《周礼》、《毛诗序》;其后文人、学者纷纷解说,莫衷一是。周刚《春秋赋诗与比兴本义》一文提出:历来对、比、兴的诸多解释,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阐发的,并非本义;《左传
《稷下》简析
作者:宋玉顺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十三年  史学家  王安石  荀子  封建统治者  资治通鉴  周世宗  实系统  荀卿 
描述: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外,尚有野史、文集等二百余种。全书年经事纬,史实系统而完备,确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取得鉴戒。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
天外感
作者:乔怀贵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地平线  人类繁衍  新陈代谢  云雨  机翼  钢铁  谚语  浓云  天命 
描述:天外感乔怀贵那一天我匆匆赶飞机,遇上了浓云密布秋雨散飘的鬼天气。心想班机是十之八九要拖点了。出乎意料,班机正点起飞了。银色的钢铁大鸟轰鸣着昂起头,一阵呼啸直冲云雨去,我还没来及看清去雨交加的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