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草净在苗圃地的应用
-
作者:孙文杰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森草净 苗圃地 油松 药害 良种基地 美国黄松 湿地松 禾本科 杂草 试验结果
-
描述:是移植大棚内的2年生苗。两块圃地都位于小溪旁,杂草以菊科的蒿类和禾本科的狗尾草为主。
-
从送别诗中观唐诗风貌
-
作者:连小华 来源:山西青年(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风貌 送别诗 中观 《别赋》 柳永词 郑思肖 王安石 宋诗
-
描述:柳萧”“西风萧瑟入船窗”“花落一杯酒,月明万里心(郑思肖)”伤情悲绪。唯王安石“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别人评说:“有唐诗风调”。那么。唐代送别诗又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通过小部分诗歌的阅读
-
红泉逸草 问棘邮草 全
-
作者:汤显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红泉逸草 问棘邮草 全
-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
《黄松吟草》序
-
作者:熊盛元 来源:诗词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黄山松 中华诗词 论诗 凌云 主体风格 司空图 石门涧 元好问 美学范畴
-
描述:谢公文高,籍属桐城,家居黄山。沾望溪惜抱之风流文采,得松石云泉之毓秀钟灵。故其落笔为诗,能脱俗套,颇具性灵,读之令人身心俱爽,鄙吝都销也。
-
送别遇难同胞 携手合力前行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10时,云南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鲁甸县城举行仪式,深切哀悼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本报记者 禹江宁 杨峥 顾彬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寅 谭雅竹) 乌蒙山垂泪,龙泉河低咽。昨日上午10时,揪心的防空警报和车辆鸣笛声划破鲁甸县城上空。在云南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旁的一个单位大院里,
-
刘明辉同志送别仪式在昆举行
-
作者:谢炜 王顺祥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明辉同志送别仪式在昆举行
-
习近平发唁电送别吴宏聪
-
作者:邱瑞贤王丹阳徐静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丹阳、徐静 通讯员黄爱成)昨日下午,广州银河园白云厅哀乐低回,悲泣同声。人们在这里送别一代名师——
-
送别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同志
-
作者:本社 来源:中流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送别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同志
-
论虞集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
作者:何东 申慧萍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别诗 艺术特色 虞集 诗歌创作 消化吸收 陶渊明 柳宗元 韦应物
-
描述:虞集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宗唐学杜,以李白、杜甫为正宗,也特别欣赏陶渊明、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等人。其送别诗在语言上深得杜甫诗风,并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诗作的基础上,多能适景融情,舒适而淡泊,稳健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