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9)
图书(35)
学位论文(22)
报纸(20)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9)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3)
才乡教育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16)
2010(15)
2009(16)
2008(18)
2005(8)
2004(10)
2003(8)
1992(7)
1991(12)
1986(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9)
清明(2)
江汉论坛(2)
历史研究(1)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1)
社会科学论坛B(1)
书屋(1)
当代儒学研究(1)
群文天地(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试论宋人关于孔子“作”、“修”《春秋》的争论
作者:张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春秋  王安石  宋人  疑古  孟子  张载  批判  封孔  史官 
描述:"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是《春秋》学史上的重大公案,学者们根据自己的学术主张与所处时代的政治、学术、文化等需要,各抒己见,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
近百年来大陸地区宋代《春秋》学研究述评
作者:張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宋代  近百年  研究述评  王安石  研究形式  朱熹  吕祖谦  尊王攘夷  著作 
描述:》学的整体研究较早的为1992年姚瀛艇主编的《宋代文化史》(下简称姚书)专节讨论了宋代的
赋、比、兴本义新解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实际需要  毛诗序  左传  春秋  周礼  新解  解说  用法  解释 
描述:诗有赋、比、兴之说,见于《周礼》、《毛诗序》;其后文人、学者纷纷解说,莫衷一是。周刚《春秋赋诗与赋比兴本义》一文提出:历来对赋、比、兴的诸多解释,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阐发的,并非本义;《左传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
作者:杨向奎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管子  庶子  礼俗  卿大夫  左传  自由农民  孟子  中心思想  春秋 
描述:礼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礼,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礼为中心思想之儒家;齐有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读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作者:徐兴无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刘歆  《公羊》  杜预  扬州学派 
描述:其《疏证》的凡例拓展为三大研究领域,建构起刘氏《左传》学的经学体系。
试论刘师培对《左传》的整理和研究
作者:方光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刘师培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春秋  《周礼》  春秋左氏传  学术史  学术思想  康有为 
描述:试论刘师培对《左传》的整理和研究
春秋龟卜与春秋人的思想意识
作者:张卫中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龟卜  人的思想  卜官  春秋时代  晋献公  《周礼正义》  一部分人  军事活动  郑国 
描述:春秋龟卜与春秋人的思想意识
春秋时期的玉文化——以《左传》、《国语》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张戌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周礼》  玉文化  人格化 
描述:的规定,充分展示了春秋玉文化发生发展中的周代礼乐文明之礼制规定蕴含。 第二章介绍了《左传》、《国语》这两部文献中所见玉的种类。前人所描述的玉的种类在这两部文献中多数已出现,主要有璧、圭、璋、璜、环、玦等达
试论《左传》在周礼研究中的文献价值
作者:赵雅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传  周礼  文献价值 
描述:象,比对相关史书及典籍文献,参考、借鉴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左传》所反映出来的周礼在春秋时期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演变,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以期能够为周礼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具体生动的文献
左传》中周礼文化的历史探究
作者:罗霄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周礼   
描述:周礼是中国西周时代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规范,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直至春秋时期才开始逐渐走向崩溃。《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史籍,真实地反映了周礼的广泛应用与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