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变法
作者:俞达珠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变法  社会效果  变法思想 
描述: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天下大器,久则必弊”(叶向高:《蘧编》).其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
苏辙离开变法阵营的原因
作者:吴琳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苏辙  张方平  欧阳修  《老子解》  北宋中期  市易法  司马光  自然无为  免役法 
描述:作为蜀学早期重要代表的苏辙,在北宋中期,从早年极积主张变法到后期反对变法。对此,深究其因有三大方面,一是与“变法”的反对者欧阳修、张方平的恩怨关系;二是与变法执掌者王安石变法的方式、方法、立
《通鉴》影射变法问题辨榷
作者:邬国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鉴》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朋党  曹参  评论  治平  胡三省  《通志》  萧何 
描述:辨析,区分出三类情况:一是不实之辞;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确有影射。
察古人变法,省组织变革
作者:何世岳  来源:人力资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组织变革  王安石变法  变革阻力  激进式变革  共同愿景  领导者  再冻结  解冻  古人  内外部环境 
描述:王安石变法影响深远。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内外环境也不尽相同,都采用了激进式的变革方式,一成一败,个中原委,耐人寻味。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认为,任何成功的组织变革过程都包含解冻、改变和再冻结三个阶段
变法与苏轼作品评价的关系
作者:廖仲安 高怀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作品评价  苏轼  学术界  争论 
描述:目前学术界对苏轼的评价还有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变法的问题:(一)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冶立场应孩怎么估计?
蒋图在察省制造暴动又告失败 宣化破获国特阴谋 刘岫岩王英等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4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蒋图在察省制造暴动又告失败 宣化破获国特阴谋 刘岫岩王英等主从犯悉落网 【新华社宣化三日电】与坚决抗击蒋军进攻张家口同时,蒋介石派遣来察哈尔解放区制造暴动的另一起庞大军事阴谋组织,业于日昨
英国《卫报》发表文章评哥本哈根大会失败一事 承担责任的应是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英国《卫报》发表文章评哥本哈根大会失败一事 承担责任的应是
似是一种失败的心理(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与刘乃
作者:段国超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王朝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赤壁怀古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势力  贵族 
描述:。看了刘乃昌同志《横槊
隆鑫·九广场2012文化季传递名门书香著名作家李浩携新著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月盛夏,隆鑫·九广场2012文化季为成都带来沁人书香,特邀著名作家李浩于7月8日下午15时举办其新著《巴蜀奇人》首发仪式暨签名赠书活动。 李浩先生,四川遂宁人,曾在《收获》、《十月》等大型
会展中心迷你嬉雪乐园爱孩子爱生活王英
作者:王英熙  来源:大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怎样才算是爱孩子是让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父母包办一切还是送孩子往返于各种培训机构,过早进入竞争的行列这些“爱”的方式,无疑让孩子的童年变了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亲近自然,去寻找欢笑,去收获一个“真正”的童年。“大连会展中心迷你嬉雪乐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尽情欢乐的空间。孩子快乐地成长,才是作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