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有感
-
作者:暂无 来源:周口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他没事的。”金妮小声说道。哈利看着她,放下手,无意中触碰到了额头上闪电形的伤疤。
“我知道。”伤疤已经十九年没有疼过了,一切太平。
对于众多哈利迷来说,这个段落你们不会陌生吧?这就是哈利波特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一个令人难忘的桥段,也是这一套丛书的大结局。当然,这本书还有很多其他
-
光明的使者观看中华长歌行有感徐春宏
-
作者:暂无 来源:宣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光明的使者观看中华长歌行有感徐春宏
-
参加《财会通讯》特约通讯员(编辑)会议有感
-
作者:李少焜 来源:财会通讯(综合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局面 会计 智力 通讯员 黄鹤 编辑 财会 前途 学会 打开
-
描述:金风送爽付家坡,黄鹤传来捷报多.智力打开新局面,全凭会计深谋算,自有文章共切磋.学会前途花似锦,
-
哪个须眉无亲情--读韦应物《送杨氏女》有感
-
作者:张仁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韦应物 “天性” 王士祯 杨氏 北宋政治 《唐诗三百首》 阅读与欣赏 矛盾纠结 唐宋八家
-
描述:编发本期稿件,有幸先行拜读了李国涛先生的大作《王安石寄长女诸诗》。此文针对以王士祯为代表的文士们或出于无知偏见或执于片面误解,对北宋政治家、改革家又是文学家的王安石发出“天性”沦丧的指斥,作了论据充分的辩驳,国涛先生学养丰赡,从王安石的诗作中钩出了多首不多为人注重的写
-
新闻单位应是通讯员的“娘家”——读《“联”的效应》一文有感
-
作者:陆茂华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讯员 新闻单位 广播电台 近十年 新闻报道 新闻通讯 新闻工作者 娘家 南漳 基层
-
描述:读了《新闻通讯》第三期上的《“联”的效应》这篇文章,觉得湖北南漳广播电台注重“联”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新闻单位,特别是县(市)新闻单位学习。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干新闻工作已近十年,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深感作为基层通讯员,最希望的是能得到新闻单位经常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可是,现在,有些
-
还欣度曲有新编--喜读《振飞曲谱》有感
-
作者:赵景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新编 昆剧 汤显祖 雷峰塔 曲谱 单色照片 叶圣陶 彩色照片 道林纸
-
描述:——一九三○亲授唱曲。粟庐先生的唱法
-
大医精诚——读《婴童病案》有感
-
作者:冯晓纯 孙丽平 高育林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病案》 王烈经验 名医学术
-
描述: ,积多年之医疗案例 2 15例 ,汇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大成之作。全书分撰者学术大略、新生儿病案、时行传染病案、婴童病案、社会评述等 5大部分。该书梓行之际 ,受到中医儿科泰斗董廷瑶老先生及长春中医学院胡永盛教授的高度评价 ,并题词以致贺。王老在学术思想上宗千古名师钱仲阳 ,他提出学习中医要分三步走 :学习、继承、创新。学习是基础 ,继承是前提 ,创新是提高 ,此三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此论与钱乙“尊古、创新”之学术思想可谓异曲同工。导师在临床实践中善于创新 ,提出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及证治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他认识到感冒之热由毒而起 ,提出风毒论。并以千古效方银翘散治疗风热感冒屡试不爽 ,而其君药为金银花及连翘 2味辛凉解毒药为佐证。古论有“无毒不起热 ,热因毒而起”。在实践中感冒发热之病例 ,在治疗时每每加...
-
楹联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艺术——读《楹联丛话》有感
-
作者:邸玉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生命力 艺术 对联 纪晓岚 民俗文化 故事 特性 桃符 王安石
-
描述: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行出观,以彰其风气。《楹联丛话》共十二卷,又“续话”四卷,叙楹联故事,记庙祀、胜迹联墨,传联家格言佳话,洋洋十八万言。既有脚踏实地的记录,亦有耳耳相传的收集,且专家术语,偶加品评
-
青山伴英灵——访省“一大”会议旧址有感
-
作者:梓夫 来源:支部生活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产党人 会议 云南 逮捕 大革命失败后 工作重心转移 党员干部 蒋介石 蒙自县 吴澄
-
描述:名,同时公布了一批通令缉拿的共产党人名单,赵琴仙、陈祖武、罗彩不久被捕并遭杀害,白色恐怖笼罩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头上。此时,党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和
-
尊古而不泥古 勇于创新──读《婴童病案》有感
-
作者:王艳斌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病案 老中医经验 王烈 医籍评介
-
描述:术大略2篇,所给病种176种,收集病案215例。其中新生儿病案13种病证,15例;时行传染病案32种病证,38例;婴童病案131种病证,162例。此外还有社会评述文章4篇。书后附录小儿汤药煎服说明和小儿哮喘家庭治疗。书中介绍的病案均出自王老四十余年的医疗实践,内容真实,经验新颖。余反复拜读,字斟句酌,获益颇深,无论对临床医疗、课堂教学以及科学实验均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此书的宝贵经验固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王老的尊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的思想正是其捕鱼之渔。 王老在此书的绪篇中即提到,宗千古名师钱仲阳。钱乙是中医儿科的鼻祖,特别善于继承古法与创研新方相结合,王老正是以钱乙为榜样,在他工作的最初几年就读完了学院馆藏的清代以前的儿科古医籍及有关儿科方面的原著。在研究每个病案时,他都溯本求源,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