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
作者:徐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人物形象 鉴赏 创作背景 意象 木芙蓉 文学作品 作者 王安石 景物
-
描述: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
-
王安石变法与诗歌之纠葛
-
作者:暂无 来源:立德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 王安石诗 明妃曲 青苗法 新旧党争 Sung poetry Poetry of Wang An she Min fe chu明妃曲 Ching miao Fa青苗法 Party conflicts in Sung Dynasty
-
描述:王安石变法与诗歌之纠葛
-
试论曾肇诗歌
-
作者:王娅 来源: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论曾肇诗歌
-
论曾巩的文化品格与诗文创作
-
作者:喻进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 散文 散文 诗歌 诗歌 影响 影响
-
描述:形成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古主义运动的关系。第二章阐述曾巩对“道”的理解和“道”对曾巩的影响。作为一名醇儒,曾巩对道的理解有着独特之处,曾巩的道偏重于心性修养,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尽性”就能达到“诚”的境界,就可以同流于天地,因此他特别注重心性涵养,做到去就语默都不悖于理。由于他强调修身为本,他的政治思想以教化为主。第三章阐明曾巩的人生思考和处世方式,曾巩在现实生活中常以对道的持守来超越现实困境。下编“诗文创作”共六章。第一章分析曾巩的文道观,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古文家的文道观进行比较,他的文道观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由于他的政治思想重在教化,因此他很看重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第二章对他的文章体式进行分析,包括九种文体。第三章着重从情感态度、文章结构、语言运用三个方面探讨其散文的艺术特点。第四章...
-
一代名相王安石的文学成就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 诗歌 诗歌 散文 散文 词作 词作
-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文学创作上成果颇丰。其诗作不仅数量多,且自成一家,在开创宋诗局面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其散文语言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在措词与语气上也极具特色;其词作数量虽不多,但艺术性很高,且开创了词坛豪放的先声,对后人影响巨大。
-
以物寓理:论李觏的咏物诗
-
作者:欧婷婷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咏物 咏物 以物寓理 以物寓理
-
描述:品的过人之处和写作特点.
-
略论黄爵滋对传统经济制度的改革主张
-
作者:梁琦秋 来源:新疆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鸦片战争前,随着封建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清王朝的财政也是问题成堆,其中最突出积弊是漕运、河政、银库收捐、仓储等项。围绕这些问题,黄爵滋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改革主张。
-
“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
作者:程修江 吴东生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宁红 宁红 清朝 清朝 传统名茶 传统名茶
-
描述:宁红本有名,专著却无载。本文从宁红自清朝以来高层多次获奖、宁红具有连续生产史、宁红规模大地位高、宁红声誉响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证了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
作者:杨朝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关于《诗经》的分类,人人都知《诗序》以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来论述《诗》之文本,按照孔颖达的说法,它们有体、用之别,即所谓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可是,周代又有六诗之说,《周礼·春官宗伯》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不难看出,《周礼》六诗与《诗
-
天人相应是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命题
-
作者:刘华为 马战平 屈小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的完善与构建全面系统的中医养生体系搭建了可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