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互文性视角论空间建构与主题层次:以欧阳修〈丰乐亭记〉、〈
作者:林淑云  来源:章法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曾巩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醒心亭记  互文性 
描述:写作时间相近,三亭空间紧邻,亭名均由欧阳修所命之共通背景,为本文以「互文性」观察三文提供契机。同时,三文又各有侧重。〈丰乐亭记〉重在称美大宋功德、丰年民乐,强调人与政治、社会的联系。〈醉翁亭记〉重於
浅碧深红各不同:小议晏欧恋情的差异
作者:王婧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恋情 
描述:晏殊、欧阳修承袭花间写情的传统,但又以真挚的感情注入其中,使其从酒筵佐欢的伶人艳曲变为抒情写意的文人情。两人在性格个性和生平经历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恋情呈现出浅碧深红两种不同的风格特征。
灵谿说(续十二)(论秦观)
作者:叶嘉莹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观  苏轼  刘熙载  学士  欧阳修  晏几道  王国维  黄庭坚  《人间词话》  叶嘉莹 
描述:统之中的。不过,秦观的在内容方面,自表面看来,虽与《花间》之传统有相近之处,然而在意境方面,却实在又有其个人所独具的特色与成就。刘熙载在其《艺概·概》中就曾经说。“秦少游
灵谿说(续八)——论柳永
作者:叶嘉莹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花间集》  性情学养  北宋前期  欧阳修  士大夫  韦庄  中晚唐  苏轼  晏殊 
描述:北宋前期之晏殊与欧阳修诸人之以个人之襟抱性情学养经历之融入小词,其风格与成就虽各有不同,但其递嬗演进之迹,却是同样向着歌词之诗化的途径默默进行着的。这种演进,迄于苏轼之出现,遂为小词之诗化创造了一个
以诗为,开一代词风——谈苏东坡的豪放
作者:孙爱尧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诗为  豪放  苏东坡    欧阳修  周邦彦  黄金时代  柳永  北宋  晏殊 
描述:至北宋,发展到黄金时代。其间名家辈出,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贺铸、周邦彦等。风上看,晏欧并
因循与拓展——李之仪作综论
作者:乔力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之仪      综论  花间  欧阳修  晏殊  蕴藉 
描述:跻身一代词学大家之列。
一桩历史公案的思考--从《祭欧阳文忠公文》看王安石与欧阳修
作者:田宜弘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熙宁  历史公案  阳文  《宋史》  青苗法  反变法派  司马光  反对派 
描述:条例司奏明并发布的。其目的在于便民利国。“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因为
《小山鉴赏集》序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无题诗  抚州师专  李商隐  晏几道  学报编辑部  义山  审美方式  欧阳修  二晏 
描述:《小山鉴赏集》序
珠玉:诗意的生命之光
作者:陶尔夫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诗意”  晏殊  词人  《破阵子》  古诗词  季节变化  《蕙风词话》  欧阳修  内心活动 
描述:“珠玉”就其形体而言,似乎接近渺小了,但因它有一种耀眼的光辉,结果却显得很大,并由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瞩目。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晏殊《珠玉》的性质就有些与此相近。晏殊
灵谿说(续)
作者:叶嘉莹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欧阳修  晏殊  叶嘉莹  古典文学  温庭筠  加拿大  晏殊  李煜  大学学报 
描述:叶嘉莹教授所撰《灵谿说》中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诸家者,已刊载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四辑“古典文学论丛”中。最近,叶嘉莹教授又从加拿大温哥华城寄来新撰的《说》论晏殊、欧阳修两家者,兹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