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25)
报纸(805)
图书(78)
学位论文(40)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64)
地方文献 (374)
地方风物 (44)
宗教集要 (28)
才乡教育 (21)
红色文化 (20)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401)
2011(221)
2010(223)
2006(92)
2004(69)
1999(61)
1994(51)
1989(35)
1986(40)
1981(30)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8)
书画艺术(4)
揭阳日报(2)
奉化日报(2)
中国农垦(2)
旅游(2)
阳江日报(1)
天津历史资料(1)
中华文化论坛(1)
美术研究(1)
李浩鹏放歌北京新春音乐会
作者:余翠平 于佳  来源:劳动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妈妈呀妈妈,我爱你……”动人的歌声,悠扬的旋律。邮政职工李浩鹏的深情演唱感动了观众。身着一身绿色工装,李浩鹏和国家一级演员吴春燕演绎一对感人至深的母子。1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北京第十届新春音乐会上,他俩深情演唱了《两地书 母子情》。“这次来新春音乐会,多亏了蒋大为老师的推荐,
放歌——纪念少奇同志90周年诞辰
作者:张生力  来源:湘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诞辰  纪念  周年  安源  黄鹤  星星  云山  浩劫  东风  张生 
描述:放歌——纪念少奇同志90周年诞辰
王安石《游褒禅山
作者:暂无 来源:石狮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高深 王安石在这篇游记中说,有一次他同庐陵的萧君圭、长乐的王回、四弟安国、七弟安上,一起去游褒禅山的石洞,洞特别深,洞内黑暗且寒冷,问这洞究竟有多深,据说以前到这石洞旅游的人,都没有走到尽头,被称为“后洞”深处的情境,终不被世人所知。王安石这次与四位同伴游褒禅山石洞,是举着火把走向洞的深处的,愈往里
《管子·侈靡》篇(续三)
作者:范治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诗经》  《周礼  侈靡  《尚书·洪范》  荀子  《史记·天官书》  《淮南子·天文训》  《史记·五帝本纪》  庄子 
描述:《管子·侈靡》篇(续三)范治学人死则易云生则难台也"云"借为"陨"。《说文》"耘亦作"(耒部184页)。"云"、"员"二声古皆在魂痕部,声类同也。此言人之死有若草木陨落之易,故皆重生趋利。分争
《管子·侈靡》篇(续一)
作者:范治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诗经  管子  周礼  侈靡  尔雅  口部  荀子  天地人  礼记 
描述:脱去“其”字。“门”又讹为“闭”,“辱“字上复脱“奈
《管子·侈靡》篇(续二)
作者:范治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经  《说文》  侈靡  《国语》  左传  《荀子·宥坐篇》  诸侯  一声之转  《淮南子·兵略训》 
描述:《管子·侈靡》篇(续二)范治学是为十禺分免而不争《说文》"十、数之具也"(十部88页)。是十有各具之义。"禺"为"隅"。"十隅"犹言备分偏分。《玉篇》"免、止也。"(日本大玉篇·上卷·子集·儿
《游褒禅山
作者:李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大段  王安石变法    前洞  慧空禅院  公元  官僚地主  北宋王朝  议论中 
描述: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弊病。嘉佑三年(公元一○五八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改革朝政的措施。虽未引起重视,但是,他却利用自己的权限,在局部地区施行过一些政治改革。
《游褒禅山》札记
作者:郝廷霖 郝玉珍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王安石  札记  “志”  封建阶级  花山  游记体  古书  改革家  主题思想 
描述: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对
独特风姿 别具一格-——《登泰山
作者:叶楠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泰山  游记文学  桐城派  章法结构  文学发展  柳宗元  考据  王安石  文章  范仲淹 
描述:姚鼐是“桐城派”中重要的作家。他在清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任过兵部主事等职。后辞官告归,先后在江宁(今南京),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他主张文章应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之长,他自己的文章简洁雅正、讲究章法结构,所
王安石《游褒禅山
作者:高深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石洞,是举着火把走向洞的深处的,愈往里走愈艰险,所见也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