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93)
报纸(1075)
图书(134)
会议论文(98)
学位论文(97)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46)
地方风物 (960)
地方文献 (400)
红色文化 (28)
宗教集要 (26)
才乡教育 (20)
非遗保护 (16)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622)
2013(239)
2012(319)
2011(327)
2010(268)
2006(127)
2000(61)
1984(46)
1983(30)
196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12)
抚州日报(38)
江西社会科学(9)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
江西戏剧(3)
扬子晚报(2)
新华日报(1)
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1)
艺海(1)
中学生(1)
令署湖北高等法院院长周诒为据呈叙该法院代理书记官刘衡俸给
作者:暂无 来源:司法公报 年份:192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令署湖北高等法院院长周诒为据呈叙该法院代理书记官刘衡俸给
应是屐齿印苍苔:《灵散文选》序(节选)
作者:柯灵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选  文选     
描述:饥来驱我,还在浑浑噩噩的少年,就过早地投身社会,赤手空拳,迎接命运的挑战。人海辽阔,世路多歧,幸而和缪斯萍水相逢,春雨如酥,润物无声,才使我睁开朦胧的心眼,避免了可悲的沉沦迷误。以天地为心,造化为师,以真为骨,美为神,以宇宙万物为
题画诗论考与作品选
作者:杨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题画诗论考与作品选
刘师培《周礼古疏》研究
作者:陈胤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今古文经说  兼通  丘甸  成同 
描述:今文家之言論有所排擠。至其為《疏》之時,卻採廖平(1852-1932)早年嚴分今古之方法以為學,並走出與廖氏不同之學術道路。可見劉氏晚年治學確實能夠做到「實事求是,不立門戶」,而《疏》為其代表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是农村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教研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主任  班主任  关注  关注 
描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应从多方面给予关注,促使其健康成长。这不仅能更好地带好班级,而且能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论《邯郸
作者:魏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邯郸  《邯郸  思想内涵  思想内涵  审美追求  审美追求  当下意义  当下意义 
描述:计、人物构造、语言风格方面的比较分析,汤显祖的《邯郸》不仅发展了《枕中》的原有蕴涵,而且完成了自身意义的表达。第二节是对黄粱梦这一典故从《枕中》到《黄粱梦》再到《邯郸》的嬗变梳理
某启与某
作者:亦之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名字  作文  姓名  文集  褒禅山  古代文化  起稿  匿名信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文末有“临卅王某”,课本云: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论《邯郸
作者:郑艳玲  来源: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世俗内容  文人体验  地域色彩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加强了世俗内容和文人自身命运的体验,以及地域色彩的渲染,因而成为一部跨越时空依然余香缭绕的珍品。
墨池
作者:曾巩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七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刻苦学习  临川  曾巩  王安石  新城  书法家  长方形  池塘  链接  疑问语气 
描述:军墨池"作,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墨池》。
《小山》的离别思情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内心活动  情景交融  《小山 
描述:离别相思作为《小山》词作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晏几道多愁善感性格的展现和对自己境遇的真实抒写,集中体现了小山词的重要特点——真即感情真挚。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晏几道是怎样尽情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