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煜与晏几道之比较
作者:冯艳红  来源: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春花秋月  李煜  《小山  《破阵子》  作风格  意境  《虞美人》  《人间词话》  盛衰之感 
描述:李煜与晏几道之比较
汤显祖佚二首及其他
作者:王永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李至清的友谊  李至清的友谊  陆辂重修玉茗堂  陆辂重修玉茗堂  马骏声评《牡丹亭》  马骏声评《牡丹亭》 
描述:首次披露了汤显祖的两首佚;考证了汤显祖与奇人李至清的友谊,以及清代常熟人陆辂重修玉■堂的一些事迹;评介了南社著名诗人马骏声对《牡丹亭》的不同凡响之见。
论北宋边塞
作者:吴逢箴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塞  北宋  范仲淹  捣衣  宋词  《词话丛编》  唐代边塞诗  守边  晏殊  词牌 
描述:心情。这类应首推范仲淹的名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凤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略论晏几道
作者:李培根  来源:宁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略论晏几道
辛弃疾〔破阵子〕我见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陈亮  回吹  鹅湖  硬语盘空  西窗  方位词  吹角  晏殊  硕人 
描述:句是对梦境的追忆。可是梦醒的情景极不真实,此时辛弃疾身居湖山(铅山鹅湖),哪来的“吹角连
论张先的“雅化”
作者:赵晓兰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先  柳永  题序  晏殊  雅化  苏轼    北宋词  意境  士大夫 
描述:集。作为宋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对流连狭邪的柳永及风格俚俗的柳,自然不屑一顾。他对柳的态度,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
二晏概论
作者:吴林抒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晏  晏殊  晏几道  花间  冯延巳  小山  元献    乐府  临川 
描述:一、“二晏”的由来“二晏”是晏殊、晏几道二人的合称。晏殊、晏几道是北宋临川人,又是父子俩,在我国当时的词坛上享有盛名,所以称之为“临川二晏”。
晏殊选译
作者:矛矛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亭台  燕子  炉烟  女伴  西风  行云  梧桐  天气 
描述: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径独徘徊。
的“蓄势”
作者:李艺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晏几道  《临江仙》  明月  独立  落花  琵琶  重心 
描述:晏几道《临江仙》词曰:“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怂恿”应是中性
作者:周继祥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贬义词  中性  现代汉语词典  初中语文  感情色彩  新闻业务  写本书  鼓动  解释  修辞 
描述:,没有他的怂恿和敦促,我大概不会去写本书开头那些篇文字的。(《<语法·修辞·作文>后记》),这里的“怂